張志承又對秘書吩咐道:“你去外間守著,沒有我的同意,任何人不能進來。”
陳西峰心想,張志承做事還是謹慎的,不想讓外人知道。
潘成玉等到秘書離開,便直接問道:“張總,陳會長不僅是天一會的會長,還是天一盟的盟主,你看此事如何處理為好?”
郭杰不在天寧市,張志承就是他的代言人。
陳西峰猜測郭杰之所以要插手此事,應該不是董康樂支付了咨詢費請郭杰出面解決此事這么簡單,為此他想聽聽張志承會怎么說。
張志承喝了一口茶,輕聲說道:“陳會長、陳盟主,首先我對董康樂的態度向你道歉。”
“我作為郭公子的代理人,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親自出面處理,為此也需要有一些人進行具體負責。”
“廠房出租和收租,還是需要象董康樂這樣的混混來辦事。其實上,我本來打算過二天親自來明月山莊找陳會長商量的,沒想到董康樂為了邀功,居然擅自行動了,我知道后,已經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董康樂可能不知道陳西峰的能量與地位,還以為也是與他一樣的暴發戶,但張志承開辦著商務咨詢公司,應該能了解到陳西峰真實的情況,為此他不得不先進行道歉。
先表示歉意后,張志承繼續說道:“陳會長,雖然郭公子動用關系,輕易地拿到了建設廠房的地皮,但建設廠房還是需要資金的。”
“建設廠房的錢,其實是一些官家子弟聚攏起來的閑錢,是要歸還并支付利息的。前幾年廠房出租行情不錯,已經收回了投資,但后來行情不好,好幾處廠房閑置著,于是投資的利息沒有收回。”
“也就是說,郭公子在投資這些廠房方面,這些年白忙乎了,為此想利用拆遷改造的時機賺一筆。”
“潘公子、陳會長,你們知道的,郭公子和他那幫官家子弟的能量,為此,你們懂的。”
“我們坐下來就是考慮如何妥善解決問題,想辦法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陳西峰聽了張志承的一番話,明白這些人利用關系和人脈,到處進行放貸,比做實業強多了,而且還沒有虧損的風險。
你看,郭杰投資廠房還沒有損失,只是沒有產生足夠的利潤,便想趁拆遷改造的機會狠狠地撈一筆。
當然,陳西峰明白,郭杰這些人不能輕易得罪,但又不能為他們輕易改變標準,否則以后自己做事的規矩和威信都沒有了。
于是陳西峰認真地說道:“張總說的對,我們這次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
“我也是商人,需要有利潤,如果沒有相應的利潤,我干脆就不做了,反正拆遷還沒有啟動,我現在退出并沒有多大損失。”
陳西峰進行訴苦,就是想知道張志承的底線到底在哪里?他才能采取應對措施。
潘成玉此時插話道:“陳會長的顧慮也是對的。張總,你們不能為了只賺不賠,讓其它人沒有利潤,否則的話,以后誰敢跟你們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