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市一把手聽明了原由后,現場進行指示:“市級機關的那幾戶人家,我來協調處理。”
“區級機關這幾戶人家,明勝區的二位主要領導都在,麻煩你們找他們談談,希望他們能認清形勢,必要的時候,可以請紀委的同志一起參與談話。”
“天寧市區城中村拆遷改造是利民大事,這些人為什么沒有大局意識,為什么還想搞違章建筑多拿拆遷款?”
與會人員明白,如果按這樣方式來執行,沒有人敢不同意。
這些領導被天寧市一把手或被明勝區的一把手、二把手打電話后,都覺得臉上無光,為此都擱下狠話,如果再不及時簽訂拆遷合同,就要進行問責,說你沒有大局意識,沒有起帶頭作用,要進行政紀處分。
要知道,一旦被處分,處分期內不能享受任何評先評優,而且不能得到一分獎金,同時就算處分期滿后,對于以后的晉升、提拔都有極大的影響。
比起職務與崗位來,這些多占的補償款算什么?
于是市區二級機關的這些干部被單位領導談話后,立即主動地簽訂了拆遷合同。
其他樓房的戶主雖然不是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但他們的直屬親戚中有人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明勝區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開始舉一反三,也對這些人的領導下了指示,這些領導又開始做這些人的工作,當然沒有人可以頂的住這些壓力,于是紛紛同意簽訂拆遷合同。
要知道,天寧市一把手現場來視察過了,下指示過了,難道他第二次來的時候,這些拆遷難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那明勝區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如何向天寧市一把手進行交待,難道讓天寧市一把手認為自己說的話是放屁?
這讓陳西峰更加感覺到必須掌握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方法對了,處理問題事半功倍。
到最后,只有二戶人家還是不愿意拆遷,堅決要求提高拆遷標準。主要是他們本來就是自由職業者,也沒有親戚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如果同意這二戶人家提高拆遷標準的話,那么對其它拆遷戶就不公平了;如果不同意這二戶人家的要求,房子無法進行拆除,他們知道不能進行強拆。
只是讓陳西峰沒有想到的是,負責拆遷的公司還是對這二戶人家進行了強拆。
陳西峰在張柏青的陪同下,來到高橋村現場查看拆遷進度,同時還將查看改造施工開業典禮籌備情況,此時他剛好看到了進行強拆的場面。
一個脖子上掛著小拇指粗金項鏈的男人在幾輛推土機和裝載機的前面,對身邊的人說道:“今天必須把他們全部趕走,我的推土機不能老等著,延誤一天,損失好幾千元。”
有人態度恭敬地說道:“王老板,你放心,今天他們再不走,我們就強行推平,絕不會耽誤王老板發財。”
那二戶人家的幾個人神情激動起來,上了年紀的二個人就站在最前面說道:“補償不到位就想強拆,真是強盜、土匪啊。”
“要想強拆,就從我們身上壓過去,反正沒房住了,壓死算了。”
后面的幾個人跟著喊起來,要壓就只管來,我們決不退縮,現場氣氛顯得非常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