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的兒子名叫小寶,今年三歲,咿咿呀呀的剛會講話。”
“今年清明節,小琴的丈夫陳東對她說:‘孩子都這么大了,帶他一起去掃墓吧。’”
“小琴點了點頭,帶著兒子跟丈夫一起去了墓園。”
“一到墓園,小寶那雙圓溜溜的眼睛就不停的往四周看,眼里充滿了好奇。”
“小寶抬起肉嘟嘟的小手,指著別人的墓碑咿咿呀呀的說:‘公公……婆婆……臉上有土!’”
“小琴順著小寶的手往旁邊看了看,他指著的那座墓,一個人都沒有。”
“小琴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時,小寶又指著另外一邊的墓,奶聲奶氣的說道:‘爸爸,那里有兩個人!’
“陳東笑著把兒子抱進了自己懷里,他笑著問:‘小寶,哪里有人啊?’”
“小寶指著墳包說:‘土里面!有兩個叔叔阿姨!’”
“小琴和陳東都看向了小寶指著的墳堆,他們發現,這墳堆是一座夫妻合葬的墓。”
“小琴和陳東兩人面面相覷,小寶才三歲,不可能看得懂墓碑上的字,所以,他又怎么知道這座墳里埋的是一男一女?”
“回到家里,小琴心事重重。”
“陳東問她:‘老婆,你怎么了?’”
“小琴把心里的擔憂告訴了陳東:‘老公啊,我覺得小寶的眼睛好像能看到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陳東笑了笑:‘別胡說,小孩子嘛,童言無忌,別放在心上。’”
“聽到丈夫這么說,小琴也覺得是自己多慮了。”
“晚上,小琴被小寶的聲音吵醒。”
“‘媽媽……媽媽……’”
“小琴聽到小寶在叫媽媽,她打開燈,把兒童床里的小寶抱了起來。”
“小琴溫柔的哄著他:‘寶寶,媽媽在這里哦。’”
“小寶指著房間的墻角,嘴里一直在喊:‘媽媽……媽媽……’”
“小琴耐心的哄著小寶:‘乖,媽媽在這里。’”
“然而,小寶一直對著空蕩蕩的墻角叫媽媽,由始至終都沒看她一看。”
“哄了十幾分鐘,小寶終于睡著了,小琴把小寶放在了兒童床上。”
“第二天,陳東早早的出門上班,小琴在廚房里做早餐。”
“房間里,傳來了小寶‘咯咯咯’的笑聲。”
“小琴急忙回到房間,看到小寶躺在兒童床上,正笨拙的揮動著小手對著天花板咯咯大笑。”
“他嘴里不停的叫道:‘媽媽……媽媽……’”
“小琴聽到小寶喊媽媽,又將他抱了起來。”
“小寶看著小琴的臉,瞬間安靜了下來。”
“這讓小琴不由覺得奇怪。”
“自從小寶會說話以來,從來都沒有對著她叫過媽媽,反而知道叫陳東爸爸。”
“都說孩子和媽媽親,小寶反倒和爸爸比較親。”
“可陪在孩子身邊的人一直都是她啊!”
“小琴心中不禁有了落差感。”
“中午,小琴給小寶喂飯。”
“吃完飯,小寶突然哭了起來,小琴怎么哄都沒用。”
“小寶哭著哭著,突然指著自家大門說:‘好恐怖的叔叔!嗚嗚嗚……’”
“小琴的警惕的看向了大門,她家大門緊閉,家里只有她和小寶兩個人,哪里來的叔叔啊!”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