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臨街西門。
“你們出去悠著點買!別買了一堆又吃不了!買一堆沒用的東西亂花錢。”
姆圓站在鑒客二店的店門口朝外喊了一聲。
“知道啦!”
尋月戴好耳包,拉著小耳跟貓兒出門去逛逛。
冬季的石春縣,夜里特別冷,是個活物,鼻子下嘴巴前都帶著一綹白蒙蒙的仙氣,睫毛上跟帽檐上都掛著一層白霜,臉蛋額頭鼻梁上都凍得通紅。
可縱使這樣,也照樣是人山人海。
“糖人!糖畫!”
“烤玉米!三種口味的烤玉米!”
“烤地瓜!糖心兒烤地瓜!”
“糖炒板栗!”
“胖娃娃年畫!小燈籠!福燈籠!燭燈籠!電燈籠!”
“月姐姐,我想吃山楂球。”貓兒抬起肉包子手套指著路邊的一個小攤位,眼饞卻一步都不敢離開尋月,而小耳面容放松,但眼睛卻死盯著來往的凱亞人。
“尋老板!給小貓來包山楂球吧!”小攤位的老板耳朵倒尖,能從這么嘈雜熱鬧的街上分辨自家的買主。
尋月抬抬下巴,貓兒就樂顛顛跑過去。
“梁老板今兒生意可好?明天就過年了,年貨可都辦齊了吧,嫂子跟梁娃子沒出來逛逛?”
尋月笑著問詢,雖說戴著手套,但還是冷的雙手揣在袖子里,不過出來五分鐘,她臉蛋就被刺骨的北風吹的紅了一大片。
她拉著小耳走到攤位面前,梁老板的山楂球有八種口味,都是山楂泥做的餡兒,外包著各種口味的皮。
“可也不瞞尋老板,雖說石春縣有年三市的規矩,但,這也不敢拿老婆孩子冒險啊,在家附近轉轉就好了,可不敢讓他們來這么遠的地方,我這攤子擺到十二點,他們總不能跟我在外面站到十二點啊。”
“可有差錯?”尋月也是一臉震驚,隨即佯裝瞥了眼街上。
她在石春縣住了五年,也見識了年三市鐵律一樣的規矩,從來都沒人破過。
“我那娃子皮,這人來人往的,可不敢保證就能避開那些人啊。”攤位老板說著聲音小了幾分,眼睛也斜在那些噸位較大的凱亞人身上。
尋月咧咧嘴表示理解。
雖說遵紀守法,但該避開的人,還是要小心避開,也不是說就這么三天,那些人就能轉變心性,萬一凱亞人三天記仇,秋后算賬呢。
尋月笑呵呵跟梁老板告辭,攬著貓兒跟小耳繼續逛。
可這三人的眼神卻有意無意的落在一些凱亞人身上。
“姐,買個燈吧。”小耳拽了下尋月的衣袖,但神色卻格外嚴肅。
尋月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在賣燈籠的一片攤位上,一個凱亞人摟著兩個女人站在那里挑燈籠。
貓兒戳著一個山楂球塞進小耳嘴里,“燈籠有什么好買的,家里一堆呢,還是買根烤玉米吧,我要咸味的。”
聽著這話,尋月跟小耳又轉頭看向十幾米外賣烤玉米的攤位,確實那里也站著位重要人物。
尋月笑著摸摸貓兒的腦袋,還想去摸小耳,卻恍惚發現,這個十四歲的男孩子,半年間長高了好多。
她從兜里拿出錢,“還能買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