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再捐一個小目標,修建全新的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
以及全額捐贈建設一個現代化圖書館、初高中化學、物理實驗室等等。
加起來,好幾個小目標的捐款
除此之外,來訪的很多大財團代表,也都愿意捐贈。
這些大財團,雖然沒有捐錢不敢。
但設備卻是承諾捐出了一大堆。
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東西
譚城市有關方面,則已經拍著胸膛保證,從今年開始,會將教育資源向三中傾斜。
三中方面,到現在都還是暈乎乎的。
直到,方明離開。
那一個個財團代表,也都坐上豪車離開。
所有人依舊不敢相信今天下午發生的一切。
但偏偏,這一切卻是如此真實
“我們三中要崛起了”已經五十五歲的校長喃喃自語。
“嗯”身旁的人用力點頭“我們要崛起了”
錢、設備、政策都不缺。
譚城三中,必將成為譚城名校
從今以后,三中將成為譚城市的名片
八月末,立秋已過。
計城之外的麥田已是金黃一片。
沉甸甸的麥穗,垂在田中。
數不清的鳥雀、黃蜂,形成了一個個鳥團、蜂團,在麥田之中飛過。
遠遠望著,好似是一個個卷龍風。
風車,嘎吱嘎吱的轉動著。
四通八達的渠道之中,流淌著清澈的河水。
不時,有孩子的身影,在水渠之中出現。
他們手中,都提著一串串用草繩串起來的魚兒。
秋風吹拂而來,麥浪翻翻。
看著眼前的一切,曾經的莒國人,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都是天尊之福啊”老人們這樣說著“以前,我們哪里能有這樣的日子”
“連吃都不吃飽呢”
年輕人們,則都是翹首望向南方。
哪里是柳城的方向。
“天尊已經三年沒有臨凡了呢”有年輕人嘆道。
“是啊”此話立刻引起了那些其他人的共鳴“三年了呢”
“聽說,天尊是要等著那圣樹下的學生們,凝聚金丹,才肯再次臨凡,教化萬民”有消息靈通之人說道。
其他人聽著,惋惜起來,也不由得埋怨起來“三年了,為什么還是無人凝聚金丹”
“修煉的事情,哪有這么容易”
“何況,天尊所傳的,乃是一條全新的大道,直指長生”
“如此大道,想要有所進益,當然是難上加難”
現在的華國,修士并不少見。
而且,是人們日常就能碰到的。
甚至,還是大家的鄰居、朋友。
修士的一切,于是不再神秘。
修煉、道法、神通,早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故而,道法與神通的神秘面紗不再。
即使是農民,也能對此說出一二三四來。
“各位”穿著青袍的男人,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出現在了這些正在田邊的涼亭納涼、閑聊的農夫們面前。
他微微拱手“貧道從遠方而來,未知此地乃是何處”
農民們看了一眼這個陌生人,一個老人站起來,答道“此地乃是華國治下的莒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