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因為一條區區的衣帶水,朕就要放棄拯救在暴政統治之下的南方人民這個天命不可能
于是,三路大軍并進,石頭城中豎降旗。
自季漢崩潰后的亂世,終于重新歸于一統。
所以,在東瀛人耳中,這句話之中,敲打的用意非常明顯
意思幾乎就等于你等著,等我有足夠實力的時候,我一定會來拯救被你們殘酷統治的東瀛人民的
隋朝統一天下,把南朝的皇帝、貴族全部抓去了長安當吉祥物。
若中原人的航母開到東瀛人的家門口。
他們這些人豈不是也要被抓去帝都
這就是東瀛人驚懼的地方
他們清楚自己做過什么
也明白自己必然會被清算
歡喜也是來源于此
在花旗統治下的東瀛,只是花旗人的血包。
每當花旗失血,東瀛就需要全力為花旗一切可以補充的營養。
即使這會導致東瀛自身營養不良,經濟停滯,失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到現在連失去這個詞都已經不足以形容花旗對東瀛的吸血了
直接是倒退
東瀛人甘心嗎
自然是不甘心的。
但那沒有用
琉球的橫田基地,就是一把懸在東瀛頭頂的軍刀
不聽話,就砍頭
所以,當東方的古老宗主國重新崛起,并威脅到花旗的霸權時。
東瀛人不可能不高興,也不可能不有所期待。
歷史,是一面鏡子
可以從中看出,一個國家、民族的過去,也就可以大概預測其未來。
中原大唐,當年在白江口碾壓東瀛,東瀛人嚇得瑟瑟發抖,以為必然會有報復,結果等到的卻是寬容。
大唐不僅僅大度的原諒了撮爾小國的冒犯,還允許東瀛人朝貢、留學。
一代代遣唐使,踏上旅途,將大唐的文化制度帶回東瀛。
大唐不僅僅對東瀛如此。
對其死敵突厥,也是如此。
大唐戰勝突厥后,俘虜其可汗,也沒有殺,只是榮養起來,當個吉祥物。
大唐帝國強盛時,突厥人、新羅人甚至東瀛人,都可以平等的參加科舉,并得到授官。
比起花旗人的秩序,其實大唐的秩序,更加寬厚。
所以,現在新大唐崛起了。
他若登頂,故而會將很多人都抓回去。
但很大的可能,不會殺,甚至不會進行羞辱性的懲罰。
大概率,會尊照歷史的傳統,養起來,當吉祥物。
以展示其寬容、大度和慷慨。
也團結東瀛,收攏民心,安撫各方。
這都是可以預測的。
所以,東瀛內部,有藤田野這樣的極度恐唐派。
自然也有兩邊下注,等著分出勝負再做決定的騎墻派。
甚至還有早早的就去對面那邊交了投名狀,期盼著大唐再次君臨天下的親唐派。
譬如,那位現在就在譚城市的東瀛首富高木正則,就已經徹底倒向了新大唐,并將一切都押注了上去
而另一方面,曾經的大唐,似乎要重現藍星這個事實,也讓東瀛人在心中深處有所自豪、驕傲。
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證明了大唐體系下的東方文明,是可以與西方文明并駕齊驅,甚至取而代之的
而東瀛昔年,就是大唐體系下最忠實的一員
總之在這樣復雜的心理下,藤田野面前的眾多東瀛財閥首腦,各自心思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