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的努力,自然是以失敗告終
鎮元子彼時旁觀著封神大劫,到得后來,他就知道,哪怕帝辛認輸罷手。
封神大劫,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原因很簡單封神大劫起因雖是玉皇大帝去紫霄宮哭訴,但其根本還是,闡教門下群仙功德淺薄,卻又與人間兩朝道統糾纏不清,因而因果牽引,孽障交織。
天人交感,注定闡教群仙,需要應劫。
所謂封神大劫,其實最初是沖著闡教去的。
若闡教坐以待斃,結果只能是闡教十二金仙,大半應劫。
其弟子門人,更是人人都要上封神榜。
為了不讓自己上封神榜,闡教就不得不找個替死鬼。
彼時,西方貧瘠,人教單薄,妖教衰微。
能堪為闡教抵災的,便就只有一個截教了。
是故,在封神大劫之前,諸教圣人就已經為截教編織了一張天羅地網
這就為什么,那九曲黃河陣前,闡教門下明知道無法破陣,也不可能是三宵對手,也依舊要硬著頭皮闖陣的緣故
因,若不入九曲黃河陣,為那混元金斗削掉胸中五氣,去掉頂上三花。
那么,因果牽引之下,闡教群仙,都要去誅仙陣中直面誅仙劍陣
想著這些自己后來知曉的種種,鎮元子嘆道“道友高義”
“貧道豈敢不從”
說著,便施法打開地書屏障,露出地書內部的封禁。
云中子見了,稽首謝道“此番卻是又要欠道友一個大因果了”
“此生,也不知能否償還”
鎮元子嘆道“你我道友,相交莫逆,不必如此”
鴻蒙初分,紅云就已出世,為人樂善好施,急公好義。
鎮元子曾受其恩義良多
如今,云中子雖非昔年紅云,卻也是紅云的轉世。
從因果上看,其實是可以視作父子的。
所以,鎮元子能拒絕三界所有人,但唯獨不能拒絕云中子
云中子稽首再拜,然后化作一道云彩,鉆入地書之中。
鎮元子稽首一嘆,便將地書收起,藏入丹田之中。
他自然知曉,自己此舉,已然背負了莫大因果。
那些想要趁機對云中子不利的人,一旦知曉是他藏了云中子。
自然就會將他視作敵人。
是必要除之而后快
未來他若渡劫,一旦露出破綻,這些人必然出手
但鎮元子并不后悔
修道之人在世,除了追求大道之外,總該有點別的東西,是值得自己去保護的。
西方凈土深處,靈臺方寸山之下,一片混沌與虛無之間。
菩提圣樹,照耀著這片混沌與虛無塑造的空間。
也接引著來自整個西牛賀洲的無數魂魄。
有緣者,紛至沓來。
在圣樹接引之下,或進入那虛無與混沌之中。
那些接引圣人高臥于九品功德金蓮之上,衍生而出的無窮夢境。
西方大道在這些夢境中展開。
化身為一個個泡影,一個個夢幻。
如露又如電
一切有為法,一切菩提,一切恩怨情仇,皆于這些夢幻泡影中誕生、崩塌、幻滅。
魂魄經此輪轉,便直接進入了六道輪回。
從那六道輪回的巨碾下,緩緩而過,化作無數真靈碎屑,在圣人與圣樹接引下,再次回歸夢幻泡影。
再通過這些夢幻泡影的篩選,投身于西牛賀洲。
在這些泡影與夢幻間,已經有六條通道,漸漸成型。
它們是未來西方地獄的雛形。
也是模仿著六道輪回而建立的通道。
不過,與六道輪回,純粹是天道陰陽五行和因果交感自然篩選的機制不同。
西方輪回,將分為三善三惡六道。
善者貴,惡者賤。
謗佛者,不入輪回,永淪無間地獄
然而,這一切,還只是雛形。
最起碼還需一個會元之功,方能成型
在這無盡夢幻泡影間,準提圣人的真身忽然動了一動。
然后三千顆巨大的佛首同時蘇醒,六千顆無限慈悲的佛眼,照見三千婆娑世界的虛影。
“善哉善哉”圣人悠悠一嘆,無垠的慈悲,流淌在這無盡混沌與虛空交織的夢幻泡影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