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將那因果狂潮帶來的班駁痕跡,統統以自身念頭消化。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條翠綠的柳枝,從圣人頭頂垂下。
枝條搖曳間,柳樹的委屈和愧疚,已在圣人道心回蕩。
通天教主笑了一聲此事非汝之過
柳枝搖動著,一片片耷拉著葉片,在圣人的勉勵中重新振奮起來。
但,這株稚嫩的圣樹,卻依然迷茫。
他太小,從未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通天教主見著,繼續安慰汝無須為此憂煩
汝已經做的足夠好了
人間因果,紛紛擾擾,斑駁無數。
過去的人族道統,即使強大如夏后氏,也只能讓梧桐圣樹,籠罩王畿附近。
人皇親自治理的區域,只有王畿而已。
其他地方,就都分封給了那些強大的妖圣、大巫、仙神。
那株大禹親自栽下的梧桐圣樹,甚至在最終,也是因為在數十萬年的歲月中,不斷承受著因果沖刷,而不堪重負,終于開始凋零、衰老。
為此,杼皇之后,歷代人皇的主要職責,都是坐鎮于夏都,代替圣樹,承受道統因果冗余的沖刷
人皇因而,輕易離不開夏都。
一旦離開,圣樹就可能凋零,甚至死亡
縱然如此,那株梧桐圣樹,也不過是茍延殘喘著而已。
早已不復當年之盛
于是,人皇時代的教化之光,就那么的凋零下去。
即使如此,那株強大的梧桐圣樹,也在末代人皇登基之前,承受不住因果反噬,在一個雨夜,發出了最后一聲哀鳴,然后轟然倒塌,于天雷之中,灰飛煙滅,只有一點余燼,留在夏都留在夏都的廢墟,幾乎沒有復蘇的可能
而夏后氏的那株梧桐圣樹,只是籠罩夏都王畿方圓三千里之地罷了。
根本不能與如今籠罩華國七千里之地,深入郡縣鄉村的柳樹相比
所以,通天教主是真的驚訝
驚訝柳樹教化功德的不可思議
居然可以獨自承受,整個華國數千萬凡人、修士,日常活動帶來的因果漣漪。
一直堅持到通天教主降臨,依舊頑強的承擔著那無數因果漣漪與冗余。
不可思議
真的不可思議
要知道,他才剛剛從幼樹發育起來。
以圣樹的成長階段來看,充其量也就相當于一個剛剛學會說話、走路的孩子。
恐怕不僅僅是大道圣樹的底蘊
更有著華國遍布鄉村郡縣的學校的緣故
學校,是教化之地。
與教化圣樹,天然共補
固然,古代的圣王們在位時,無不竭盡全力的建立學校,推廣教化。
夏后氏、殷商,乃至于姬周,都在興盛期將數之不盡的資源投入到學校中。
但,這些圣王們建立的學校加起來,也比不過華國過去二十來年建立的學校
整個華國,如今加上蒙校,學校數量已經超過十萬所
十萬學校,就是十萬個備用的緩沖與蓄水池。
這些地方的存在,讓大量因果漣漪和冗余,得以緩存,讓柳樹得以堅持至今
想著這些,通天教主伸手,撫摸著柳樹枝條,繼續撫慰著這株圣樹往后,吾每年都會替汝梳理、整理、清理這些冗余痕跡
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圣人固然可以如此。
但,如此豈能長久
也不符合天地之意
逆天而行,必受其快
此事,還是需要華國眾生的智慧來化解。
當然,通天教主也明白,在這個事情上,他的幫助和援手是必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