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徐吉就曾與通天教主講過,那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的典故。所以,通天教主也只是稽首嘆息一聲。
他在這方天地是客人,客人不會干涉主人家的事情。
無論好壞,不管善惡。
客人只會旁觀,只會思考,只會感悟。
通天教主將手機放下,再看那頭頂天穹云層中的妖鬼氣息。
“大抵,這些妖鬼氣息痕跡,便是大小羅剎國中的了”通天教主想著。
這方天地的過去歷史已經證明,舉凡妖鬼的大爆發,都和戰爭、災荒有關。
死去的生靈越多,妖鬼就越多,妖鬼越多,生靈也就死的越多。
終于不可收拾,終于難以遏制。
最后,以一場曠世大戰,凡人眾志成城,撲滅妖鬼作為結尾。
漢唐,莫不如此
不過,彼時的藍星,依稀與洪荒凡俗相差無幾,不似如今,科技興旺,技術發達。
那些高門顯貴,得以安居安全之地,遠離妖鬼威脅。
甚至以妖鬼為利、為藥。
所以,通天教主知道,這方天地的凡人們,若再次遇到那些歷史上的妖鬼狂潮。
恐怕未必能和他們的祖先一樣,順利過關。
想到此處,通天教主就搖了搖頭,眼中有了些隱憂。
華國之制,多有參考、借鑒這方天地。
許多甚至就是完全照抄。
自然,也有可能將這方天地的情弊帶過去。
未來說不定,也會有類似問題出現。
洪荒已有夏后氏的教訓。
夏后氏人皇,最初也是心系凡人。少康當國之時,曾以車架巡視九州,深入閭里,存問孤寡,與人族同心同德,同治太平。
可是,人皇終究是仙。
而且是與天地齊壽,日月齊輝的人主
對于人皇來說,一次參悟,少說千載,閉關一次就是萬載。
當他出關時,已是滄海桑田。
曾經熟悉的一切,都已不再。
昔年的親友,已化作黃土一捧。
于是,隨著修為越深,他與凡人的隔閡也就越厚。
少康知此弊端,于是飛升火云洞,讓位于子。
從此,每一代人皇,都循少康故事。
當他們發現自己已經和人間,出現了巨大的鴻溝,無法理解和無法再共情時,基本都會選擇飛升火云洞。
但事實證明,從少康開始的歷代人皇,從未解決這個問題。
相反,他們讓問題不斷放大,因果孽障不斷累積。
隨著因果累積,孽障堆磊。
兇孽從夏后氏的道統中孕育而出,邪祟自人心中滋生。
終于,鳴條之上,億兆凡人,都在高呼著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曾經支撐起夏后氏圣朝偉業的凡人,最終前仆后繼,將夏后氏的一切都埋葬在鳴條的戰場上。
老實說,通天教主對華國的憂慮,也是有的。
如今,看似欣欣向榮,鮮花簇錦,未來,未嘗不是兇孽之溫床,邪祟之巢穴。
“善哉善哉”通天教主稽首而嘆。
他對道統經營,并不擅長。
現在,也就只能是寄希望于徐吉和這方天地的道路,可以適應洪荒。,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