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我家貓到底得的什么病啊?”
天使寵物醫院。
專家門診的診室中。
李睿滿臉焦急的看著一位中年醫生問道。
他面前的診臺上,放著一個高檔貓包。
里面蹲著一只肥嘟嘟的英短藍貓。
它有著典型的英短公貓特征:圓滾滾的臉頰,銅黃色的眼珠,身軀肥碩壯實,四肢粗短有力,外加一身濃密且泛著光澤的灰藍色被毛。
從品相方面來說。
這只藍貓完美到無可挑剔。
王大夫仔細的翻看著護士剛送來的化驗單。
“血項沒問題,生化指標也都很正常,各臟器的數值都在標準范圍之內,saa……”
他停頓一下,向李睿解釋道:
“saa就是炎癥指標,這個數值超過10就代表著有嚴重炎癥。你家貓是0.9,也在標準范圍之內。”
所有化驗單看完之后。
王大夫說道:
“從化驗結果上來看,你家貓……它叫什么名字來著?”
“它叫熊仔。”
“你家熊仔的身體是非常健康的,完全沒任何問題。說實話,我從業二十多年來,就沒見過幾只指標有熊仔這么標準的貓。”
說完,他還伸手通過貓包上的透氣孔,撓了下熊仔的耳朵。
不過剛碰到熊仔,這小家伙就嫌棄的躲開了。
王大夫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精神頭不錯,你為什么覺得它有問題啊?”
李睿有些憂慮的說道:
“它這幾天突然變得很暴躁,碰都不讓碰,也不吃貓糧和貓罐頭,除了睡覺就是發呆,我覺得這不正常。”
說起熊仔,李睿帥氣的臉上,多了幾分寵溺的神色。
半年前的一個雨夜。
剛加完班的李睿,從路邊的綠化帶中撿到了一只渾身濕漉漉凍得發抖的小貓。
當時這只貓最多兩個月。
很瘦弱,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李睿把它抱回租住的公寓,給它擦干身體,裹上毛毯。
順便從外賣平臺上買了寵物奶粉和貓砂等用品。
給這小家伙喂了奶之后,他加了幾個本地的流浪動物互助群,向群員細細打聽了一番照顧奶貓的注意事項。
從那天起。
經常在網上云吸貓的他,有了屬于自己的貓。
第二天,李睿帶它去了趟附近的寵物醫院。
做了貓瘟病毒測試和耳螨貓蘚等篩查。
把小家伙的全身檢查了一遍。
在寵物醫院登記寵物名字的時候,醫院大廳的電視上,正在播放灰熊幼崽相關的科普視頻。
李睿希望撿到的這只小貓咪能跟灰熊幼崽那樣健壯。
所以給它取名叫熊仔。
養熊仔之前,李睿就是個很普通的社畜。
每天擠地鐵上下班,回來后就窩在床上或者沙發上玩游戲。
周末要么跟同在這個城市打拼的同學約火鍋烤串。
要么就躺在床上宅著,玩玩游戲刷刷b站。
渴了冰箱里有可樂。
餓了就點外賣。
但養熊仔之后,這種快樂的單身生活就被打破了。
每天下班后要先給熊仔倒水添糧鏟貓砂。
然后用吸塵器把家里的貓毛吸一下,防止這家伙吞咽到肚子里形成毛球。
做完這些,還得用逗貓棒陪它玩半小時。
這樣能夠把它的精力消耗干凈,防止半夜蹦迪。
另外。
還要定期剪指甲。
定期更換貓抓板。
防止這家伙撓沙發和家具。
李睿在這個城市的收入不算低,過去敞開了花每個月也有結余。
但現在。
外賣只點有優惠券的店鋪。
衣服鞋子只買打折款。
家里的花銷的大頭全在貓身上。
熊仔喜歡的貓玩具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