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薩,你先學著炒茶吧!”周仁給了一組茶葉給墨薩,他手里有兩個鍋,都放在這個制作屋子里面,用起來也不很困難。
將茶葉弄干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曬茶,一種是炒茶,炒茶需要足夠的耐心來等待并且翻面,交給墨薩再合適不過了。
綠茶鮮葉在在鍋里面連續翻炒大概一個小時之后,就會變成綠茶干葉,也就是普通的綠茶茶葉!
而周仁則準備用另外一種方法來制作綠茶,也就是……曬茶法!
同樣是一組茶葉,他將剩下的茶葉放在了箱子里,然后開始往倉庫跑。
墨薩做事精細有條理,所以一切的工具和材料都準備好了,也不需要周仁跑來跑去的拿,他就感覺這么一個大管家招的值得了。
雖然墨薩還有些不懂的地方,但這是沒有經常上手的的緣故,周仁大體上十分的滿意,拿了點木頭就出來了。
曬茶最關鍵的點是曬,而這個制茶屋子的設計也明顯想到了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樓梯去往二樓,而二樓是半開放的設計。
一半蓋了屋頂,而另一半沒蓋,這自然是為了曬茶和發酵的同時進行,至于曬茶的工具,則是茶風里面很有特色的茶簸箕。
茶風的作者很有心,甚至可以說很用心的在傳播著中文世界的文化,無論是那些水稻也好,還是現在的茶也好,都很還原。
至于茶簸箕的制作方法也很簡單,五根木棍加上四個木板,就能在工作臺上合成出來,周仁更是一口氣合成了八個,并且在樓頂露天處并排擺了出來。
將手中的一組綠茶鮮葉均勻的分成八份,也就是一份八個,剛剛好曬茶葉發酵的最佳上限,現在只需要安靜的等待半天,就可以獲得綠茶干葉了。
但是周仁并不準備這樣干等著,更快的應該是墨薩那里的茶葉,他現在需要把茶杯、茶壺和水罐做出來。
最需要做的當然是紫砂和白瓷,紫砂用來做紫砂壺和紫砂碗,而白瓷不需要做壺和碗,而是用來作為水罐的升級材料。
紫砂的制備除了需要黏土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紅沙和砂土。
砂土還好說,用兩個土和兩個砂礫進行合成之后,就可以得到四個砂土,四個黏土放在角落,中間放上紅沙,另外四個邊放上砂土,一個紫砂泥就合成出來了!
現在不需要做太多,周仁只合成了十多個紫砂泥土,然后用六個紫砂泥,在手中合出了一個紫砂壺坯。
接著他用四個黏土合成黏土塊,三個黏土塊加上兩個紫砂泥,可以合成一個紫砂杯坯。
紫砂壺和紫砂杯被他分別丟入了熔爐里,它們會在熔爐里被煅燒成型,然后變成精美滑溜的紫砂套裝。
接下來是水罐,實際上水罐和其他兩個東西都不一樣,這是一種小小的異空間儲水裝置。
與其說是升級,不如說是一種特殊的材料附魔,最初始的石罐只能裝兩次水,但是升級之后的紫砂罐子,卻能夠裝十六次水!
這不是附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