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畫圣卻是陷入了瓶頸。
幽冥界基本上成形,他筆下的“貝闕宮”,基本上有了陰陽兩個世界。
但是。
這兩個世界想要貫通,卻總是還差了關鍵的一環。
死者如何抵達陰間,魂靈又如何死而復生
在這個世界,其實也存在很多關于死后世界的設想,盡管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理論依據的傳說。
但是。
他的幽冥界,幾乎一步步將傳說化為了真實。
在畫圣選擇的死后傳說中,生靈死后會墮入幽冥,通俗點說就是下地獄。
至于如何還陽,其實也有一套完整的說辭。
但問題是
當初為了復活“初心”,他在創造畫中天地的時候,人為摒棄了那一部分傳說。
現在創界到這個地步,畫圣卻是忽然發現,他想要加上這關鍵的一筆,卻是迎來了全面的沖突。
孟夏“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難”
畫圣面有難色道,“當初某為了復活鳶兒,對幽冥界的定義是,此處乃是死后亡者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本質,乃是幽冥之神的肚子,只要生者的世界中,尚且還有活著的人記得她,亡者就不會徹底死亡”
“只要能夠剖開死神的肚子,就能強行從亡者的世界中將亡魂帶回現世,而這就是復活”
孟夏“”
不得不說,這個理論真的挺無語的
但一想到畫圣的初心,倒也能夠理解
鳥過留痕,人過留聲,曾經的過往時刻都對現在有著深刻影響。
就算畫圣對于死生之道有更深刻的理解,但他依舊還是被過往帶偏了
現如今這個新生的幽冥界,雖然和死神的肚子不同了,但亡者卻是沒有完善的還陽手段。
孟夏想了想道,“幽冥界的死者想要還陽,需要在幽冥界還清前世的罪孽。前世罪孽深重者,會在幽冥界承受各種刑罰以還其罪孽,還清
罪孽后,可以走奈何橋投胎轉世。不過,投胎之前需要先喝孟婆湯忘記過往”
孟夏把前世關于地府的一些傳說告訴了畫圣
不是說這個傳說有多優越,而是因為創道的是他和畫圣。
知至而道至
只要孟夏選擇相信,天地元氣又足夠,就能夠變幻想為真實。
嚴格意義上來說,畫圣新生的“貝闕宮”,本質上就是這個道理。
“好”
畫圣沒有猶豫,但他卻知道,這次欠下孟夏的恩情卻是欠大發了。
成道之恩大于天
以孟圣對于幽冥界的理解還陽,這一步卻是相當于孟夏完成的。
隨后,卻是海量的天地元氣再次涌入。
畫圣頓時感受到了大量的靈感,卻是開始勾勒奈何橋、孟婆湯。
尤其是畫孟婆的時候,畫圣筆下一頓,一個紫衣女子卻是在橋上出現。
這個女子的相貌和神鳶有七分像,但儀態、氣質上卻是迥異。
也不知為何,落筆的剎那,畫圣腦海中曾經關于鳶兒的記憶,卻是有如泉涌。
畫著畫著,畫圣卻是忽然潸然落淚。
原來這才是他的初心別了,他的鳶兒
不得不說,造化還真是弄人。
曾經畫中天地尚在的時候,他早就忘記了關于鳶兒的一切,但現在為了神鳶而畫貝闕宮,但他卻又回想起了關于鳶兒的種種過往。
這個世界還真是惡意滿滿啊
孟夏也不由無語。
卻是再次感受到了天地的惡趣味
但很快,孟夏卻是笑不出來了。
為了構筑奈何橋,他的真元卻是宛如決堤一般傾瀉而出。
霎時,孟夏的面色就發白起來。
就在孟夏都近乎要被榨干的時候,奈何橋才終于成型。
看著此方天地的奈何橋,孟夏心頭也感觸不已。
對于知至而道至,再次有了更深的領悟。
關鍵還是得足夠的天地元氣,孟夏腦海中卻是浮現出到了源海的身影。
在奈何橋最終落成的剎那,畫圣筆下新生的“貝闕宮”,卻是徹底活絡起來。
尤其是在神鳶入住新的貝闕宮的剎那,更是快速和新的法則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