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說曹操必死,那么自己的主公就一定不可能活著走出太原城。
荀彧喉頭苦澀,想要開口勸一勸楊默。
但卻開不了口。
荀彧前世出身“潁川荀氏”,是“荀子”的后人。
荀子被稱為儒學的“集大成者”,是繼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其祖父荀淑是東漢的鴻儒,大學者,為郎陵侯相,外號“神君”。
因此身為儒家門徒的荀彧,對于楊默這種類似血親報仇的行為是不能開口反駁,甚至要支持的。
因為在儒家之中,血親復仇合乎孝禮。
儒家十分認可的《烈女傳》中,有個叫做趙娥的女子,便是因為為父報仇,手刃兇手而被皇帝赦免其罪,甚至嘉獎。
在荀彧生活的時代,很多官員都是認同“禮”高于“法”的。
尤其是當“禮”、“法”發生沖突時,寧可讓“法”屈從于“禮”,也不愿意讓“禮”屈從于“法”。
畢竟在儒家門徒的眼里:“禮”代表著儒家的治國理念,是“修齊治平”的大根大本,而“法”不過是治理國家的一種手段而已。
再者來說,楊默和曹操之間的仇怨,真要較真的話,比血親更大。
他是背負了一城的血恨,更像是國仇了。
誰能說楚國的項羽反抗秦朝是不義之戰?
楚國人項羽反抗滅掉楚國的秦,簡直不要太正義。
“先生,楊默先告退了。”
見荀彧陷入了沉思與糾結中,楊默知道需要他自己消化,因此主動告退。
荀彧也只能應了一聲,目送他離開。
-------------------------------------
接下里的日子,似乎真如曹操預料的那樣,楊默被閑置了。
整天在國公府哪里也不去,早晨起來,在院子里做一些奇怪的動作,美其名曰叫做鍛煉身體。
甚至還拉著自己一起。
鍛煉完身體,就帶著嬴政讀書,兩個人一人一本《論語》,先搖頭晃腦念上半個多時辰。
然后楊默再把書中的意思給嬴政說一遍。
當然,楊默講的是錯誤百出,曹操站在旁邊聽了十分的不屑。
吃了午飯轉一會就午睡,下午的時候下下棋,看蓋聶練練劍。
晚上李白下值回來,幾人一起喝酒,拉著荀彧和自己,幫著李白捋一捋白天遇到的問題。
日子過的極其無聊,似乎楊默對此沒有任何的怨言,反而很是享受。
被迫要跟在他身邊的曹操,因為這種枯燥平常的節奏,以至于忘記了太原馬上要有一場大戰的事。
在國公府待了三天,曹操終于憋不住了。
借著楊默又給嬴政講《論語》的時候,忍不住插嘴道:“公子,這句不是這樣解釋的。”
“哦?不是這么解釋,那該如何解釋?”
楊默見他終于憋不住了,面帶微笑看向曹操,將書放在桌上。
坐在旁邊與蒙恬下棋的荀彧,聽到曹操搭話,啪嗒一聲,棋子落在了棋盤上。
引得蒙恬抬頭看他。
“曹公這是在太原待煩了呢?”
楊默根本不給曹操解釋的機會,他一直在等著曹操主動和自己說話呢:“我還以為,多年征戰的曹公,會很享受這種難得平靜的日子呢。”
曹操見他主動提這個話題,當下也沒有其他顧忌:“對,公子打算什么時候放我們回去?辛棄疾一時找不到,若是找不到的話,公子要一直將曹某二人軟禁在太原么?”
“真是笑話了。”
楊默哈哈一笑,隨后面帶譏諷:“這種話曹公居然也說得出口?當年若是漢獻帝問你什么時候放他回長安,你該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