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想,棠溪這次又失算了,沒能見到包拯。確實,這包拯這幾天是在府中研究關于蹴鞠比賽裁判的事情,沒有讓他做成主裁判,雖說在陸垚的一番勸說下包拯的心情好了許多,不過多少還是有些不好受,于是包拯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做這個邊裁,也就是副裁判,對于裁判的知識點自己也是已經背的滾瓜爛熟,可是誰知道趙禎那邊突然來了個急活,一道旨意就給包拯調去處理歸路客棧的事情了。只能說,這棠溪的運氣實在是不好,這次來也沒有見到包拯。展昭和公孫策本來想著留棠溪在開封府等上一會兒,不過棠溪想著,這一來自己還要去照蘇軾和蘇轍,這二來,自己面對著展昭和公孫策,也實在是沒什么想說的,跟這兩個人交流,對自己的幫助好像也不太大,于是就離開了開封府,去寺廟中尋蘇軾和蘇轍去了。
要說蘇軾和蘇轍,這二位,不但有才,情商也高,說起話來更是十分的有講究。比起口吃的公孫策還有年輕氣盛的展昭來說,棠溪還是更愿意跟這兩個才子多交流一番,于是,就有了之前和蘇家兩兄弟的一番對話。
只不過,棠溪一直在思考,自己做的是對是錯,自己擅自去給蘇洵叫了外賣,而且考慮到時寺廟的原因,沒有要酒,也沒有要肉菜,不知道那蘇家兩兄弟會不會不開心,而陸垚知道這件事之后又會作何感想。
其實,回到陸府之后的棠溪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陸垚回到陸府,出現在棠溪面前。
棠溪立刻將今天的事情告訴給了陸垚,包括自己去到開封府,還有找蘇軾和蘇轍的事情,接著棠溪開始變得緊張起來,他不知道陸垚會對自己今天的言行做出什么評價。
“寺廟為清修之地,本來就不應該帶酒肉進去,你這次做的非常對。而如果你當時不答應下來把蘇洵的晚飯解決的話,雖說這蘇軾蘇轍二位好面子,晚上還是會來,不過按照蘇軾的性格,這件事情,恐怕他要在我面前提起這件事情不下三回了。”
陸垚一邊說著,一邊都已經能夠想到蘇軾和自己說這件事情時候的樣子了。
“那就是說,我今天沒有做錯么?”棠溪笑著說道。
陸垚點點頭,說道:“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不過也已經可以了。”
棠溪有些迷糊,說道:“最好的結果,是什么?”
陸垚說道:“當蘇軾提出想要讓你幫他父親蘇洵弄晚飯的時候,其實你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蘇洵帶到樊樓去吃上一頓。”
棠溪說道:“可是,蘇軾并沒有說……”
棠溪回憶了一下,蘇軾說那句話的時候,確實沒有說起要讓自己把蘇洵帶到樊樓去,所以自己才提出從那里買點菜肴給蘇洵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