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們連他是個中學生都不知道,從頭到尾就沒聯系過。
他們不想給發稿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外界的風言風語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心理影響。
現在看來,這風言風語已經是轉了向。
給沈瑜發稿,反而會給青云社和他們帶來好處,也不是說無利不起早,但他們的確也轉了心思。
雖然一開始和頂層辦公室們吵的那么兇,最后他們還吵贏了。
但是想著都是“一家人”,現在遂了頂層辦公室責編們的意,那也是遂了他們的意。
兩全其美,豈不快哉。
于是集資人們就支使督察部發來了通知,說沈瑜的《逐夢》這篇文章被卡的地方,現在經過討論以及辦公室責編們的一致要求以后準予通過。
鄭廣義主編知錯就改:“通過?怎么就通過了呢?我們經過你們的勸導以后,發現這篇文章的確不適合在我們雜志社發稿。”
“你看之前《微塵》就在我們雜志社鬧出了那么大的破事兒,這會兒要是發一篇技巧含量更低的文章,指不定我們雜志社又會被罵成什么樣,而況對作者也不好,人家肯定也不想總是背一個賄賂別人的名聲啊,駁稿也是一種磨煉嘛。”
這話說得有道理,而且聽著還很熟悉。
完全就是當初吵架的時候,他們這邊說來反對責編們的理由。
督察部來人只覺得這群編輯們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這招用的很是熟練。
“聯系作者本人?”
劉余慶責編一臉為難:“是有人聯系你們,讓你們來找我們要聯系方式嗎?不好意思啊,我們這邊實在是聯系不上作者本人。”
“可能是之前網上的風波太大了,作者本人他設置了聯系權限。給你們聯系方式,讓你們來聯系那也不成,作者的聯系方式可是他們的**,我們這邊怎么能夠隨便泄露別人**呢?”
理由也是很光正大了!
但同一個雜志社內互換消息,怎么就能夠扯上泄露**?
擺明了現在就是把他們督察部當外人防著呢。
“不要生氣,大人不記小人過?”
徐巍責編一派正氣:“秉公處理,按章辦事。我們頂層辦公室這邊經過討論投票以后,反對《逐夢》過稿的投票將近半數,特地跑去督察部調研以后發現督察部人員對此也是持劇烈的反對態度,經過參考,兩相綜合,我們編輯部這邊給予《逐夢》不過稿的決定。完全沒有一點兒私人情緒,您不用多慮。”
經常滿嘴規章制度的督察部無話可說。
這次他們這邊就過來了兩個人。
無他,大家都知道這時候跑過來通知這個消息就是過來挨罵的。
之前吵吵的那么兇,給人家蹬鼻子上臉后,突然之間又不得不跑過來服軟,人家不趁機欺負回去才怪了。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但督察部來的這兩人,來之前還是沒把事情想的有多么的嚴重。
雖然最開始鬧的很不愉快,但是他們想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切都朝利益看。
本來就是雙方都得利的事情,不至于幼稚得賭氣到不發稿,頂多也就傲嬌一下,他們服個軟,哄哄也就好了。
結果他們面對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一群氣性上天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