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大概也能猜到,眼下這種情況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無非是王姨她心里憋著個大事兒,又不能跟人說。
于是憋屈的慌,就想鬧騰一下。
可偏偏他這個正主這時候在干正事兒,王姨她出于某種心理又不能打擾,于是乎就去騷擾周邊的鄰居們了。
這么一鬧騰,他也不可能繼續整理評論。
好在窺一斑而知全豹,充分了解了一個戰場以后,對于其他地方的腥風血雨,他也會心里有個底。
吵來吵去無非就是那些個中心觀點而已。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他說話的人越來越多,說話質量也越來越高。
沈瑜之前被百般虐待的一顆文心,終于也得到了一點安慰。
很不容易。
不是說他自己不容易,而是這些讀者們能夠為他說話,讓他覺得這些讀者們很不容易。
自人長大成年以后,很多時候對于一些事物都已經存在了一些固有印象,興趣愛好也會有一些固定的脾性。
古代名著是經典,但是讓一個常讀現代文的人去讀古代經典名著,也會讀得磕磕巴巴。
外國文學也有精粹,可真正去讀的時候,RB文學那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拉美文學那分分鐘不知道誰是誰誰又是誰的人物關系,說沒有閱讀障礙那絕對是假的。
所以說讓現在這些擅長于邏輯推理的讀者,一個個繃緊了神經,去看一篇沈瑜原來那時候流行的談戀愛的小白文,估計分分鐘就會出戲。
咦?
男主角對女主角邪魅一笑了,Soga,他肯定在背后布置了一個超級大的陰謀。
嘿,女主角暈過去了?
不好,空氣里只怕是有毒,一定是剛剛路過的那個蛋糕店擦玻璃的店員投的。
沈瑜寫的文章沒有那么小白,畢竟他也是在看了這個世界幾篇文以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結合寫的。
相對而言的閱讀難度,不能說它是文言文,頂多算個五四時期的現代白話。
這些讀者們能夠接受良好,并且透過他磕磕巴巴的技巧看出其中的優點,的確是挺不容易的。
果然,文學是共通的啊。
語言、種族、國度、環境、膚色、性別……
有時它們是同桌桌上的一條三八線,有時它們是花園里的一道矮柵欄,有時它們會是冷冰冰的柏林墻,但它們永遠不可能是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
情感在交融,思想在流動,沒有什么可以阻止靈魂間的共振,自然也無法阻止文字交流。
沈瑜被罵的時候都沒有紅過眼眶,差點被人肉也表示不慌。
但確確實實在看到一些人鼓勵的留言、和為他辯解的話語的時候,感覺喉頭發哽。
說知己和知音這兩個詞似乎太慎重了。
但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的確得到了一份理解。
士為知己者死。
大概是這日光太溫柔,讓他一下子沖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