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悄悄哭成了個淚人。
相親男低聲咒罵:“我踏媽這踏媽什么傻嗶玩意兒……咳咳咳對不起。”
淚流滿面的姑娘和滿面怒容的相親男對視了一會兒。
姑娘:“我最討厭男孩子罵臟話了。”
相親男:“我也不喜歡說臟話的女生。”
兩人清咳了一聲,低低笑了。
“下次……”
相親男小心翼翼試探。
姑娘豪爽地擦干凈臉上的淚痕:“下次我請你,我們找個能大聲說話的地方。”
剛開始的時候,姑娘的確對相親這件事情不感冒。
對于相親男更是不感冒,不然也不會出現兩個人相對坐著各自玩光腦的情況。
之后看到了這篇文章更加是火上澆油,簡直不能更加讓人日常恐婚。
然而敗也蕭何,成也蕭何。
這篇文章讓相親男口不擇言罵出的臟話,反而戳中了姑娘憤憤不平的心。
也沒什么好日常恐婚的,大家恐懼都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里頭相伴的另外一個人。
如果有那么一個人,他可以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因為他的存在,便可以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一切,那么也不存在恐婚這種事情了。
于是這對看起來能成的男女,也沒什么吃飯的心思了,直接結了賬就出去,一邊逛街一邊聊天。
比起之前在高檔餐廳里頭,兩個人端著跟聯合國首腦會談一樣。
這會兒漫步在大街小巷一邊吃著仿古路邊攤,一邊嘻嘻哈哈毫無形象或者是怒斥文章中可惡的人物,反而更讓人心動。
情之雅餐廳的服務員們很奇怪,明明最開始喧嘩的兩個罪魁禍首都已經走了,怎么感覺自家餐廳里今天氣氛還是格外的蠢蠢欲動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不怕它讓大家爆粗口,就怕它太過于平淡如水。
而且《抱孫》這篇文章可以討論的點實在是太多了,從內容出發的話,可以討論一下平權、封建迷信、親子教育。
從文章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可以討論一下老舍這位新人作者,論辯一下這種奇怪的白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終于還有人提到最后讓大家討論得最熱烈的一個點——《抱孫》這篇文章,似乎和沈瑜之前發的《寵》,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不過《寵》這篇文章到底還是運用了技巧,算得上是一篇正統的文學。
《抱孫》這篇文章看起來就次了一等,也沒什么融會貫通的技巧,就是一篇大白文。
只是不少讀者咂摸了下嘴,總覺得從感覺上來看,《抱孫》這篇文章帶給他們的印象更深,也更讓他們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