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醫院上下都在為了這件事奔波,醫務人員捐款、社會募集,所有募捐活動都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人對同類的苦難有天生的悲憫,所有的關鍵詞亮出來。
大家都能夠感受到這一條即將逝去的生命上,到底擔了多重的擔子。
幾千不嫌多,買菜回來順手丟的幾個硬幣也不少。
上班間隙,輪流出來守著募捐箱道謝的護士們甚至發現,常常在醫院附近出沒的幾個流浪漢,都有往里面塞幾張臟兮兮的鈔票。
數額是真的不大,十塊算是里頭最大的面額,最多的是皺巴巴的五毛。
剛開始看到流浪漢們過來的時候,護士們是非常吃驚的。
畢竟有一頓沒一頓的他們接濟別人,實在是太超過他們能力范圍了。
然而流浪漢們卻不以為然。
“我沒關系,我一頓不吃餓的是我一個,這個人要是沒了,到時候餓的是一群老老小小的。”
護士小姐姐見慣了生死,應該也不算個淚點低的。
但在那一刻她咬住了下唇,好險才控制住眼眶的濕潤。
第二關,則是技術關。
他們這公立醫院的醫生說起來,也是一群久經沙場高材生。
但是很多時候,久經沙場并不意味著能夠擁有更高新的技術。
為了治療這個病人,他們必須用到更為先進的技術。
而這項技術雖然早已面世,但尚且處于國外封鎖階段。
于是又是一頓申請報告,從醫院開始向上頭發申請,到所有醫生紛紛向自己的同僚求助試圖扯關系,奔波的途中又是兵荒馬亂。
國外的研究所當時也很奇怪。
雖然他們這項技術研發以來一直被人請求使用,但是突然之間鋪天蓋地從自己的導師,到曾經八百年前不聯系的朋友都開始聯系自己,就很令人糾結了。
尤其過分的是,他們為了躲避掉這些請求,都不得不關機并閉門不出了。
可好不容易想吃飯點個披薩上門,外賣小哥第一句話就是——
“您好,這是華國一位很需要您技術援助的病人送給您的披薩,祝您用餐愉快。”
研究所所長:……
Okey,fine,老子借還不行嗎。
等到技術關好不容易被解決,第三關移植器官來源,又讓人頭痛不已。
華國有傳統,非常注重人身后的完整。
當年舉整個國家的力量推行火葬,阻止土葬,尚且進行得磕磕巴巴。
如今基本上只是公共機構宣傳捐贈器官和遺體,力度自然比起需求來不夠大。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的器官都能夠隨便用,還要講究配型,以及獲取的難度。
可以說,這簡直就是看命的一關。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錢已經到位,病人的身體已經調整到了手術最佳狀態,技術援助已經隨時準備出發,一切都只等合適的器官這股東風。
怎么可以在這最后關頭放棄,怎么可能在這最后一步回頭。
所有的人都在行動,龐大的關系網交織網絡住了整個方圓千里……
然而得到的消息是,千里之外,才有合適器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