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和能夠徹底治好情緒病的有關事情,軍官在確認第一時間處理好保護沈瑜問題之后,就立馬將這消息上報給了應該知道的人。
于是緊接著,正在進行相關研究項目的醫生們,也很快得知了消息。
這個時候國家養心院忙成了一鍋粥。
所有人心里都壓著一股淡淡的興奮,在工作地點穿梭。
彼此之間交換的眼神里頭,滿滿的都是一種莫名的振奮。
不用鼓掌相慶,也不用掛在口頭一刻都不肯松懈,忙忙碌碌的時候,彼此心知肚明就好。
畢竟這消息來的太過于珍貴,他們生怕自個兒說出口以后,就會隨著風飄散,像從前很多個幻覺一樣。
國家養心院數據監控室里,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著,對王姨和嚴醫生的各種訪談與實驗。
幾位最開始發現沈瑜治療文數據不對勁的醫生們,在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發覺自己似乎并沒有想象當中那么驚訝。
其實他們是應該驚訝的。
沈瑜,新人作者,十七八歲,大學都還沒來得及上。
這些標簽,怎么也不應該能組成一個可以治好情緒病的理由。
反而應該貼上的標簽,似乎都是懵懂天真。
甚至用比較過分一點的詞來形容,就是嘴上說的漂亮,其實沒點本事。
沈瑜顛覆他們的固有印象,已經不止一次了。
“既然這樣的話,我們也不用無頭蒼蠅一樣,一個一個的來試了,之前做好的計劃書全部拿回來,重新改一遍,我們從沈瑜這邊入手,有針對性的詢問兩位病人這方面的問題。”
一位醫生搖了搖頭,笑道:“你說錯了,不應該是兩位病人,應該是一位病人,因為另外一名病人已經好了。”
之前說話的那位醫生一愣,被反駁了以后居然也沒有不高興,甚至很欣慰地也笑出了聲。
“對,你說的對,是我疏忽了。”
“不僅僅是有針對性的從沈瑜這邊入手,詢問兩位……兩位客人有關方面的問題,我們更應該親自去和沈瑜談談。有時候和作者本人交流,反而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沒去,那是因為沒有出過這么石破天驚的事情,所以我們不去打擾他這么個小孩兒,現在這件事情實在太過于重要,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他雖然是個小孩,但也是個公民,應該盡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
醫生們嘴上說得十分的義正言辭。
畢竟他們這也不算是找理由,而是事實如此。
但其實心里也有一點淡淡的好奇,希望能和這位傳奇人物,面對面的交談一下。
不過說到這……
“所以有誰知道沈瑜現在在哪兒,又在做什么嗎?”
醫生們觀點十分一致。
這種時候,這種幾乎可以算得上,能夠拯救世界的關鍵人物,必須得比大熊貓還要寶貴!
關在籠子里頭,養在動物園,那也太沒人權了。
不過把他接到國家養心院里頭保護幾天,出門上下都配那么百來個保鏢,那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安全,最重要。
然而一心搞研究,幾乎不怎么出實驗室,跟外界基本上是隔斷狀態的醫生們并不知道,如今外面已經又搞起了大事。
他們心心念念,舉在頭頂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壞了的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