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詭異而又有效的動力催促下,三家文學組織聯合起來的力量,全部都用在了組織這次大賽的舉辦上頭。
一時之間,全網都在討論這件事。
有人重點放在這次大賽舉辦的目的。
有人重點放在這次大賽舉辦背后的參與人。
而大部分文壇中人,尤其是有意向參賽的文人們,重點全都不約而同的放在了收稿時間。
“我說這些咋子回事,都是瘋了嗎?還是他們現在實在是太缺稿了呀,你看看這個時間定的,這誰能夠搞出個啥子喲?這不明擺著就是為了讓以前寫過稿子的人投他們以前寫的稿子嗎?”
這種論調的提出十分正常,畢竟按照常理,這次大賽籌備的時間也實在是太過于緊湊了。
于是就有一種不好的言論慢慢開始流傳。
“會不會就是不想給足夠的時間,讓其他文人寫出精品稿件來,因為這次的大賽的名額都已經固定了只想留給那么特定的幾個人,而那幾個人早在事先就已經準備好了稿子。”
有些人就順著這個思路往下面思考,聯系起來這是沈瑜提供的思路創辦這次大賽,于是就懷疑是為了陪沈瑜這個太子讀書。
然而時過境遷,網上的氛圍發展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若是以前全網黑沈瑜的時候提出這種論調,那么肯定就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大家就會覺得這是實錘,可以把沈瑜錘得死死的。
但是現在沈瑜的地位,還有之前關于欠沈瑜一個道歉的熱搜對大家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論調再提出來,大家紛紛都涌到了那個人主頁,關心他是怎么做到給腦子里頭注水還活這么久的。
“你可別真是腦子里進水了吧,沈瑜他有必要自己創辦個大賽,然后用這個大賽給自己鍍金嗎?他身上比這大賽光環重的東西可多了去了吧,你看他拿那些出來炫耀了嗎?他何必弄個這么水分重的東西。”
“也不想想,按照沈瑜的寫稿速度,那么他為了追求保險的話,這收稿時間也實在是留的太長了。只留那么個兩三周,對于他而言就已經綽綽有余,從而又可以排擠得其他文人誰都寫不完,干嘛要留接近兩個月。”
只是眾人說著說著,心里又開始犯嘀咕了。
畢竟大賽思路的提供人的確是沈瑜,然而收稿的時間又的確是這么短。
沈瑜的小粉絲群里,有那么幾個小姑娘偷偷拉了討論組開始忐忑不安地猜測。
瑜哥哥的眼睫毛:雖然哥哥很優秀,讓我們很欣慰,但是過分優秀到要求別人就似乎有點不太妥當啦。我們肯定不會覺得有什么,但是抵不住外界的人會拿這個攻擊哥哥。
做他懷中貓:誰敢來攻訐,我直接一巴掌抽回去!
你是我的氟西汀:別弄的這么激烈,該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得管好。我覺得未必是哥哥他本人提出來的把收稿時間弄得這么短,說不定是這三家文學組織為了蹭哥哥的熱度,借哥哥寫稿非常快的噱頭收稿呢。
做他懷中貓:他們敢這么敗壞我哥哥的名氣,明天我就找到他們雜志社去罵他們個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