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在一群網友還在哈哈哈沈瑜這家伙真是鋼,居然就這么直接設置了付費章節,完全一點都不在乎數據好不好看,果然沈爸爸還是沈爸爸的時候。
一些看起來非常善良的言論開始浮出了水面。
——沈瑜有沒有想過,那么多情緒病人都想看他的文章治病,而他們有的人為了治好病,早就已經傾家蕩產,這種時候他設置付費章節,無疑是給那些病人的生活水平又加了一層負擔?
——感覺他這么做有點兒貪了……他既然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國家肯定沒少給他補助。說到底他都已經這么富了,還在這種小錢上斤斤計較,設置個付費……咳,格局有點小。
——當然也不是說他這么做是貪,怎么說呢,不管他有多少錢,他設置付費章節都是他的自由。只不過他應該知道他的書主要服務的對象是情緒病人,這種時候,他設置付費章節去收這些病人的錢,怎么想都有點小過分。
這些善良的評論,陰魂不散地,縈繞在所有討論沈瑜付費章節的文博下。
雖然也有人覺得這說的都是什么屁話,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說的似乎也有些道理。
弱者有理論向來都大行其道。
這種時候拿情緒病人做幌子,似乎一下子就把沈瑜設置付費章節的問題,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作者的應有權利,上升到了沈瑜的人品問題上。
陳尋院長咂嘴:“怎么沈瑜感覺干什么事都有人針對他,他這是什么體質?就沒安心做過一件事不被大家說過。”
白倫越教授:“花園里有一朵花,大家自然都會去點評那一朵花怎么怎么樣,而不會去關注花下的那些泥土究竟是個什么形狀。道理很淺顯,就是因為他優秀,他扎眼,所以才會針對他。他要是平平無奇,誰都不會理他的。”
陳尋院長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他也就隨口一說而已,沒想到他一句感慨,就讓這家伙護上了犢子。
這還沒過幾個月呢,早先這家伙在他辦公室跟他青紅白臉的,非說沈瑜這兒不好那兒不好。
這會兒沈瑜做了他學生了,可就護犢子得讓他隨口感慨一句,都不能夠有半點針對的意思在。
“這種時候你說要怎么辦?你要出來發言么?替你的學生做一回代言人。”
白倫越教授不為所動:“我負責他學業上的事就已經夠忙了,這種生活上的小事還要我幫忙的話,那他也未免太過沒用了。”
陳尋院長點點頭:“你說的非常對。”
白倫越教授臉上露出了志滿意得的表情。
“但是麻煩你說這話之前,先把你打開的頁面關掉好嗎?買水軍這種事情,也是你堂堂一個教授做的出來底線事兒了吧?”
白倫越教授:……
有些事情不拆穿還好,拆穿了以后就特別的沒得話說。
白倫越教授臉上有點掛不住了,只覺得臉頰火辣辣的。
于是一句話都沒說,默默起身就走出了陳尋院長的辦公室。
用行動證明了什么叫做逃避可恥但有用。
其實白倫越教授想出請水軍這種招,也并不是他的瞎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