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沈瑜去了解一個人為他專門定制治療文,大多是通過入夢技能,真實的旁觀他的人生,去感受他的喜怒哀樂。
可是這次他卻選擇了通過查閱周老爺子的材料來了解他這個人,自然在某些時候就對于情感的理解差了一層。
不過好在他現在不是只單身狗子,也擁有屬于自己的愛情,所以在這種方面,又因為他本人的經歷彌補了這一層缺失。
作家一般都是有極高的同理心的,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筆下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才能夠落筆成文章,他們的人生給描述出來。
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有時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想要擁有足夠落筆成文的同理心,往往自己也要經歷一些事情,或者說見證一些事情。
這些事情有好有壞,而讓人感動到落淚,往往經歷的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事情。
這些文人在歷史長河當中實在是太多,沈瑜隨隨便便就能夠舉出一長串例子,比如說沉郁頓挫的杜甫,自帶蒼涼底調的張愛玲。
在鑒賞文章當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叫知人論世,就是說知道這個作者他的人生經歷以后,再反過去讀他的文章。
如果不知道杜甫他這輩子經歷了由盛轉衰的大唐時代,看遍了安史之亂帶來的流離顛簸,那么便不會感覺到他心里的落差有多么巨大,也很難理解他的三吏三別的偉大。
沈瑜端端正正的在桌子前坐下,開始醞釀構思他的文章,在這過程當中,他不免的又想到他文章寫好以后的場景。
其實寫文章之前不應該去想這么多有的沒的,但是在構思文章的過程當中,沈瑜他不免有些走神。
由于沈瑜以前寫好的文章都會引起巨大的反響,總有那么一些人對他報以巨大的期待,覺得他現在是領軍人物,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相應的含義,會有過多的解讀,所以沈瑜不免得會多多考慮他文章帶來的后果。
不過這一次,沈瑜不是想的他人的反應,而是想到后人鑒賞他的文章的時候,如果有用了知人論世這種方法,會怎么看待他本人與文章當中的愛情悲劇的關系。
會覺得他在段務如之前有其他戀人嗎?
沈瑜覺得十有**會這么以為,畢竟他的處女作雖然是為了之前的原主所作,但是給他現在埋下了極大的后患。
之前是段務如不在意,所以這件事情沒有演變成修羅場,可要是段務如在意了的話,沈瑜那是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可哪怕這一茬已經過去了,沈瑜也覺得他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他現在寫完一篇文章,是關于愛情悲劇,完了以后有人用知人論世的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文章中的內容和他強行聯系起來的話。
難免又給他編造一個求而不得的對象,到時候雖然說是編的,也不一定有人會去相信,但終歸也挺膈應人的。
沈瑜想想之前那條胡說八道的聯姻新聞,明明無厘頭得很,隨便帶點腦子都知道不可能,但還是攪和自己吃醋了好半天,各種不爽利,甚至做出了一系列幼稚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