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行倒是沒學,但看神情形態,也能猜得出來。
畢竟兩人言語不通,周大叔本是話少沉默之人,吃過飯,見周行也沒啥事情,自己家中還有事要操辦,稍坐了一會,就告辭走了。沒過多久,又有兩個村民,一是好奇,二是熱心,過來看顧周行。
自此以后,晚上是那青年照顧,白天則是鄰居村民,或獨自,或兩三人作伴,過來陪同看顧,其中,那周蓉兒和崔夫人都是來的最多的,也是周行愛見中最愛見的。這周行原本是活潑之人,有人看顧,怕別人擔心,更不愿意沉默不語,只要是村民在,就要學習本處方言,更有一幫幼童,自從被家中大人帶來過以后,喜歡看周行連蒙帶比劃學說話的樣子,還真把周行這里當成了玩的地方,時常跑來,連玩帶鬧的叫周行說話,雖然鬧了不少笑話,這方言卻是進步飛快,崔夫人都夸周行聰明。
漸漸的,周行也知道了自己房東的情況,那青年也是姓周名寶,但和周大叔并不同宗,8年前由父親帶著遷來此地,祖傳的打手藝,又懂得藥草采摘,原也頗受村民敬重。前年他父親去了以后,這青年一人單住,沒有家小要養,因此上打的野物,或者換了酒喝,或者吆喝來幾個差不多大的青年,美美餐上一頓。為人又熱心,常將多余的野物,白送于村民。一手家傳的好箭法,身手在同村戶中沒人比得上,因此全村之中,沒人不喜歡他。隱然就是青壯中的頭領。
那日一塊喝酒的幾個人,也是周寶做要好的朋友,一個周燦,是周蓉兒的堂兄,為人最是伶俐聰明,一個是王通,21歲,也是戶出身,雖然身手比不上周寶,但也算得上出眾,另外兩個,是孿生兄弟二人,叫周大虎,周二虎,雖然武藝不高,但身材厚壯,單論力氣,村里還真沒有敵手。
過了幾天,周行又求了周寶,給砍了兩個帶杈的小樹,比量著身高剁了,做了個簡單的雙拐。自此以后,不必在一定躺在屋里,拄著雙拐,還能到處看看,那些兒童看了周玉柱怪的樣子,更是好奇,常常跟在后面一群,有時還領著周行到自家玩去,周行看這里山清水秀,人情淳樸,大人孩子待他誠懇,倒也逐步安心下來,即使想起家中老小,也不過是嘆氣而已。
如此近一個來月,周行傷也大好了,雖然還是要拄著拐,卻是沒什么大礙,和村里人也都熟了,到了中午,吃百家飯簡直成了習慣。方言會的越來越多,雖然長篇大論不行,但是簡單交流已沒啥問題。周行對周寶他們幾個,既有感激之心,也喜歡他們的淳樸豪爽,周行酒量也大,為人灑脫,本身又是搞銷售的出身,談話察言觀色的本事可不一般,說話有趣,一來二去,早成了鐵桿的兄弟,也沒人提及周行的身世。
那周蓉兒,也和周行熟了,每次提起周行當初淚流滿面的樣子,都笑的樂不可支,周行在兄弟們面前,又拿周蓉兒沒法,只好任他們笑話。
這一日,兄弟幾個正在院里閑談,周蓉兒和崔夫人走了進來,崔夫人手里,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包裹。眾人給崔夫人見過禮,請崔夫人屋里坐了。崔夫人看著周行,道:“當日問公子來歷,公子想不起來,不知現在一月有余,公子可想起什么來?”
周行趕緊施了一禮,到:“夫人太客氣了,周寶周燦幾個對我有救命之恩,你和鄉親父老又有照顧之德,真不敢當夫人公子之稱,夫人要看的起我,就像對他們幾個一樣,叫我名字好了。至于我的身世,雖然腿傷已好的差不多了,但我除了自己的名字,卻是啥也想不起來。”周行邊說邊想,心里還真希望能知道點啥,最好也知道現在這個肉身來歷,也好對將來有個打算。
崔夫人看周行很是至誠,也不客氣,道:“也好,妾身那就不客氣,就當你和他們一樣。”隨后,一指放在床上的包裹,“你打開看看”
周行上前,打開包裹看時,里面是一些疊好的衣物,用料甚是華美。周行不明所以,抬頭看向崔夫人。那周燦見了,大聲道:“看別人干啥,這是我們救你的時候,就穿在你身上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