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說道:“既然這幾點各位大叔都贊成,小子的這幾個法子即從這上面生發而來。”
周行開始提出自己的方法,其一是公田分配法。這谷中的所有田地,均歸山莊大家所有,所有外來村民,想要在這居住,開荒,一則要有山莊同意,二則不得隨意開荒,必須由山莊分配劃分地界,這數量按各家人口算,每個超過八歲的人,可以分給六畝荒地開墾。所有新來的,一視同仁。
這以前的老住戶,則按每口8畝,每家超過這個數量的,就按現有的田畝,山莊登記造冊,不在減少,沒達到這個數量的,就著過去的田地,補足數量。開不開懇,各家隨意。
這周行也是當過銷售經理的人,雖然官不大,卻是知道,不管你要立規矩也好,改革分配也好,首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護這既得者的利益,否則大家一起反對,能執行下去才怪。他這個法子,首先滿足了在座的幾位家主和他們代表的老住戶的利益,自然大家都沒有意見,而新來的人,畢竟受了限制,也滿足了老住戶的主人心理。新村民剛來,又是統一的規矩,也容易執行。大家估算了一下,就目前這山谷,方圓七八里路,就算是再來個幾千人,土地也是夠用。
周行的第二個法子,則是保甲法。目前的山莊,有事是幾個家主商量,然后是各家主回去,協調自己家族的小戶。這各家主的地位,都是約定俗成,其實沒有什么約束力,只是山的人習慣了而已。這要是山莊大了,一則且難免有些強橫之輩不服管教。所以周行提出,十家編為一甲,五甲編為一小保,五小保編為一中保,五中保編為一大保。這樣編下來,一大保足有一千多戶,用于這山莊目前的范圍地界想必是足夠了。
這甲長,先有十家推舉,但要成為甲長,必須要山莊元老會認可,山莊元老會不認可,必須重新推舉,這是以免有強橫之輩把持保甲。
這小保的首領,稱為保正,由則是先有山莊元老會提出人選,再由山莊元老會推舉。
這山莊元老會,目前就由幾位家主組成,以后擴大到11人組成。這幾位家主,是終身世襲成員,即使過世了,可有其他元老,挑選子侄一人頂替他的位置。以后凡在山莊居住三年以上,年齡三十歲以上的,可以通過保甲推舉,進入元老會,一任3年,可以連選連任。
這保甲的作用,一是調理各家糾紛,二是監督匪盜不法和外來的生人,三是傳達山莊的政策,執行山莊的命令。要是那個保甲出了匪盜不法之人,或者有和外面生人勾結,對山莊不利的,若同甲自行檢舉揭發,則處分犯人,若是同甲無人發現檢舉,則全甲連坐。
這保甲法,在于把單獨的各家各戶,編練成上下通達的管理體系,讓每個人都納入了一個嚴密的組織,自然對保證山莊的安寧能有巨大的作用。至于周行所說的選舉元老會和保甲長,則差不多就是周行的民主思想在作怪。
幾位家主聽了周行的保甲法,雖然覺得有點麻煩,目前這點人還真是沒啥作用,倒添了不少的累贅。但細細想想,按周行的保甲法,則可以讓所有新來的村民,迅速的納入到山莊的管理體系當中。保證山莊原有的良好秩序。況且,有了保甲法和元老會,才能光明正大的宣布對這山谷的擁有,才有公田法的基礎。同時,終身元老的存在,也避免了豪強大族到來后,對山莊秩序的威脅。
這第三個法子,則是公租公倉法。這災民逃來,必然什么樣都有,那些沒有糧食的災民,再開的荒地產出谷物之前,必須要讓他們能活下去,才不會出亂子,這就要設立公倉。目前的老住戶,按現在到收成的日子,無論大小,每人每天一人一斤半留足口糧。其余的糧食,計數歸入公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