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縣衙差役以“私藏流民”的罪名勒索凌雪。顧淮冷笑一聲,亮出了戶部勘合,說道:“在下奉旨查賑,諸位是想驚動御史臺?”差役們見狀,嚇得連忙跪地求饒。
凌雪看著顧淮,心中充滿了疑惑。顧淮看著她,緩緩說道:“我實為戶部侍郎之子,因調查貪腐被追殺。”凌雪聽后,心中一驚。她想起了妝匣里的斷簪,拿出來仔細一看,發現上面刻著極小的“漕運賬目”字樣。
凌雪得知顧淮的身份后,心中五味雜陳。她開始反思自己一開始的動機,覺得自己有些自私和卑鄙。她決定向顧淮坦白。
在一個夜晚,凌雪向顧淮坦白了自己一開始救他是為了銀錢的想法。顧淮聽后,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溫柔地摸了摸她的發髻,說道:“我早知你非尋常村姑。”
不久后,陳青遠中舉歸來。他看到顧淮與凌雪共騎,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他怒斥凌雪“貪慕富貴”,凌雪被他說得愣住了。顧淮卻嗤笑一聲,說道:“他三年未歸,你卻連嫁衣都未繡——分明在等誰?”
就在這時,貪官帶兵以“窩藏欽犯”的罪名包圍了村子。凌雪毫不畏懼,舉起火把點燃了糧倉,大聲說道:“顧大人說過,爛谷子燒了才長得出新苗!”火光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村民們堅定的眼神。
顧淮的人馬及時趕到,一場混戰爆發。凌雪趁亂用魚叉刺穿了縣令的肩胛。顧淮看著她,眼中滿是贊賞,說道:“這招‘浪里挑燈’倒是精妙。”
戰后,顧淮交出了賬本,請求凌雪隨他進京。凌雪卻拒絕了,她指著正在重建的村莊,說道:“此處有我承諾要養活的人。”
陳青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攜著《治水十策》投奔顧淮。凌雪將斷簪塞給他,說道:“告訴戶部,大淵的河要清,但百姓的血不能冷。”
三年后,凌雪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女先生。她教孩子們識字讀書,生活過得平靜而充實。
一日,她收到了一個匿名包裹。打開一看,里面是半幅殘卷,記載著崔家滅門真相。凌雪心中一驚,她知道,這背后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就在這時,一位蒙面俠客夜訪學堂。他將一封信交給凌雪,說道:“姑娘所釣之魚,從來非池中物。”說完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凌雪拆開信,發現是顧淮的手書。信上寫著:“吾已請旨徹查科考舞弊,若他日重逢,愿以真心換卿一笑。”凌雪看著信,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她將烏木釣竿拋入江水,漣漪蕩碎了月影。身后傳來孩童們齊誦《逍遙游》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未來的希望。凌雪知道,自己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而那根魚線,將牽引著她走向未知的遠方。
凌雪坐在洞房里,周圍是一片喜慶的紅色。然而,她的心中卻充滿了迷茫和不安。周家大郎咳血昏迷,婚禮的儀式還沒結束,就被匆匆送回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