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師回朝宴上,周行坐在蕭雪身旁。他拿起金簪,為蕭雪固定有些松散的發髻。就在這時,他發現蕭雪耳后藏著一道陳年疤痕。他心中一驚,因為這道疤痕與他亡妻臨終抓撓的位置完全重合。
蕭雪察覺到周行的目光,淡淡地說道:“太傅可是在想故人?”周行沉默片刻,說道:“公主誤會了。”但心中的疑慮卻越來越重。
夜晚,周行來到御書房。他在書房的暗格中發現了先帝的手札。泛黃的紙頁上寫著“蕭氏女若登極,誅周氏全族”。燭火搖曳,映出他衣擺浸透的冷汗。他沒想到,先帝竟如此忌憚蕭雪和他。
秋獵圍場,氣氛熱烈。然而,危險卻悄然降臨。突然,一支毒箭朝著蕭雪射來。周行來不及多想,飛身擋在蕭雪身前。毒箭射中了他的身體,他倒在蕭雪懷中。
彌留之際,周行攥著半塊合巹杯碎片,虛弱地說道:“那年廟里...我喂你的藥...”話未說完,便咽了氣。蕭雪悲痛欲絕,淚水奪眶而出。
蕭雪將周行的尸身封入冰棺,放在朝堂之上。她每日都會坐在那里,與冰棺中的周行商議朝政。三個月后,冰棺旁堆滿了奏折,而蕭雪的頭發也漸漸白了雙鬢。
這時,北狄可汗送來和親書。蕭雪看著和親書,冷笑一聲,將其撕碎。她將碎紙灑在周行墓前,說道:“太傅說好看朕蕩平天下。”
此后,蕭雪親征西域。在戰場上,她戴著周行的銀甲,奮勇殺敵。鳴沙山的血戰異常慘烈,但她始終沒有退縮。最終,她取得了勝利。
凱旋那日,蕭雪將西域進貢的活孔雀全部放生。有宮人看見一只灰雀停在她肩頭,她對著虛空說:“太傅看,這便是你說的海晏河清。”
多年后,一位白發女帝躺在病榻上。她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但眼神卻依然堅定。她寫下了傳位詔書,然后將玉璽壓在周行生前常看的《韓非子》上。
雕花窗欞透進晨曦,照見案頭枯萎的并蒂蓮。那并蒂蓮是當年她與周行一起種下的,如今早已失去了生機。
新帝登基那日,暴雨傾盆而下。雨水沖開了歷朝最年輕太傅的衣冠冢,露出半幅繡著鳳凰的玄色翟衣。這翟衣正是當年周行為蕭雪送來的那件。
史書記載“昭武帝終身未設東宮”,因為紫宸殿永遠留著張吃飯的矮桌。那只矮桌,是蕭雪與周行曾經一起用過的,它承載著他們的回憶,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