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越看來,這是一道智商題。
尤其是在現在,特別如此。
他已經給出了充足的時間,讓大部分人都能確保知道,他們的事情已經被自己知曉。
還冥頑不靈,還不想放手,還要頑固到底的。
肯定是張越的敵人!
更是蠢到無可救藥的笨蛋!
這種渣渣,有一個算一個,統統搞死,說不定還能提升漢家貴族的平均智商,為天下減少無數冤案、慘案。
至于那些在這個時候,沒有得知此事,不能做出反應的人。
張越也只好對他們說聲抱歉了。
而且,在張越心里,這些人恐怕比其他人還要該死!
有膽量下黑手,有魄力攪動風云,卻對宮廷毫無關注。
這種人的智商,恐怕已經掉到復數了。
以他們的這點政治智商和敏感性,恐怕將來會死的無比凄慘,甚至禍及家人,還不如現在就撲街,或許可以保全妻女。
在未央宮宮闕門口,張越磨蹭了一會,才上車吩咐道:“回府!”
“諾!”驅車的車夫恭身應命,就要驅車離開。
才走出宮門口,就有一個戴著冠冕的列侯攔下張越的馬車。
“下官大鴻臚屬國都尉趙昌樂恭問侍中公安……”這位戴著列侯冠冕的男子,看上去高高大大的,似乎頗為強壯。
而其官職也確實很強力!
屬國都尉,這是漢家專門設置來指揮和管轄各藩屬、附庸勢力的機構。
你可以將它理解為西漢版的北約總司令。
位高權重,在四夷地區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只不過正因為如此,屬國都尉的正官,漢家向來會以歸義候來充任。
就和米帝總喜歡任命些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當北約總司令一樣。
但實際上,屬國都尉的實權,自元封以后就落到了麾下五都尉手里。
譬如范明友,就是以護羌都尉之職,直接對口管理羌人、湟中義從事務。
而在長安的屬國都尉,存在最大的價值,就是吉祥物。
拿來給四夷看的——好好看,好好學,努力效忠天子,爾等以后也能到長安擔任屬國都尉,食祿兩千年,封侯拜將,光宗耀祖。
而這位屬國都尉趙昌樂,張越知道他的來歷。
甚至,還有幾分敬意,聽到對方的話,他就立刻讓車夫停下馬車,親自走下來,拱手見禮:“君候有禮了!”
趙昌樂本人倒是無所謂,只是一個在長安城混吃等死的貴二代。
但他父親趙光,卻是讓張越肅然起敬的英雄!
趙光本是當年南越割據分裂政權的王族,是南越開國君王趙佗之孫,趙胡之弟。
同時,他還是南越當年內部最大的親漢派。
當年趙胡想要入朝長安,獻圖冊內附,他就是最大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