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李廣利就不禁有些心浮氣躁。
內心之中,對于自己這些年來受到的待遇和抨擊,更是憤憤不平。
有種想要回長安,將那幾個一直嘰嘰歪歪的家伙,帶到居延來,讓他們睜開眼睛看看居延的漢軍將士們和屯田的移民們,是何等艱辛,何等辛苦,又是何等勤奮的工作、訓練和巡邏。
這時,門忽然被推開。
一個穿著甲胄的年輕將官走了進來,恭身拜道:“父親大人,令居方面剛剛遣使來報:西海諸羌,近來異動頻繁,有月氏貴人報告稱:西羌豪種之中,所謂的先零羌、牢姐羌等七大種,近來似乎頻頻串聯,可能會舉行解仇儀式!”
李廣利聞言,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面色無比紅潤!
對于羌人,李廣利算的上是專家了。
事實上,在伐大宛之前,他就曾經率軍在河西清理過那些盤踞在群山之中,襲擊漢人村寨,偷盜親漢部族牲畜的羌人。
故而,他對羌人非常了解。
羌,顧名思義,山上的牧羊人。
其種群非常繁多,而且,存在的時間也是相當的長久。
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存在于各種故事與傳說中。
漫長的歲月里,羌人各種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仇恨不斷累積。
就如現在羌人中,體量最大的先零羌、牢姐羌、封養羌來說。
在正常情況下,任意三個分屬這三種的羌人(不分男女老弱),只要碰到,那最起碼也是一場斗毆。
而在通常情況下,斗毆的敗者,只要受傷,若是男人,就一定會被勝方殺死!
只有女人,可以活命,并被帶回山寨。
這是羌人的習性,也是他們的傳統,更是現實的需要!
李廣利就曾經問過一些熟羌首領,問他們為何生羌各部會如此對待他們的對手?
答案,幾乎是驚人的一致——為了活命,為了生存!
羌人生活在群山與高原之中,基本都靠牧羊維生。
而這些地方,資源稀缺、物資稀少,能養活的人口更是有限。
故而,在這種環境下,自身的努力可能無足輕重。
減少競爭對手,比起自身辛勤勞作,可能還要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羌人變得極度排外。
哪怕是兩個原本關系很好的羌種,也有可能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的爭執,而引發大規模的沖突,最終演化為血仇。
故而,出門在外,每一個羌人,都會秉持——決不能給敵人回去報信的可能的態度。
他們會盡可能的殺死他們的對手、敵人。
這不止是減少競爭對手的有效策略,也是減少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沖突的策略。
故而,諸羌之間,矛盾重重。
他們就會草原上的狼群一樣,各自劃定了各自的地盤。
并會毫不留情的殺死任何擅闖被他們認定是其地盤的其他羌人。
所以,只有一種辦法,可以讓不同種屬的羌種聯合起來,放棄仇恨,并集體行動。
那就是解仇儀式!
多個羌人豪種的首領,聚集在一起,通過族群內部的薩滿祭司,舉行通靈儀式,在其祖先與族人面前,這些首領歃血為盟,共同發誓,放棄曾經的一切仇恨,解除過去的所有矛盾。
并用他們的祖先和信奉的神的名字共同宣誓,保證聽從一個被選舉出來的首領的指揮。
解仇儀式后,這些宣誓后的羌種們,就會像洪水一樣,傾瀉而出,攻擊和毀滅他們見到的所有城市、村寨和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