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刺客、細作趁亂混入玉門,圖謀不軌,探聽中國虛實,鷹楊將軍乃定此制,還請使者不要介懷!”
但那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卻分明是在說:我就針對你們了,怎么著?有本事打我啊!?
呼衍冥聽著,太陽穴高高鼓起,指甲都快要嵌入肉中。
然而,他卻根本不敢發作。
只能是深吸一口氣,強行平抑心中的怒意,然后對著那位引導官員深深一拜,強作歡笑懇求道:“能否請貴官通融一二呢?”
那官員聽著,眉頭都要跳舞了,他笑著搖頭道:“非我不近人情,奈何法如是足矣!”
呼衍冥看著此人,心里翻江倒海。
現在他徹底明白了,漢朝人這不僅僅是在故意羞辱他與他的主子。
更是明晃晃的坦露態度——想要談判?就得給勞資當孫子!
孫子都不肯當?
有多遠滾多遠!
爺不稀罕你們這些夷狄的虛情假意!
若依呼衍冥在西域的脾氣,此刻恐怕已經暴起殺人。
但在這玉門塞下,漢朝堅塞之下,他不敢,也不能!
他想起了來使前,攝政王與他交代的事情。
“左大都尉此去,務必牢記:忍辱負重,為了少主,也為了大匈奴,左大都尉切切不可意氣用事!”
“漢人中不喜匈奴者,不愿與匈奴和談者,不知凡幾,切不可因小失大,即使漢人官吏有意羞辱,也當戒急用忍!”
“今之匈奴,今之少主,已不可承受與漢開戰之痛矣!”
而那時,攝政王尚且不知這河西已換了主人,不知坐鎮于此的已是那位。
若是知道,恐怕叮囑的會更多。
想到這里,呼衍冥就只好咬著牙齒,狠下心來,拜道:“即是如此,外使不敢再勞煩貴官……”
然后,他舉起手里的使者節旄,走向那扇小門,然后低著頭,弓著腰,費勁的跨過那道狹窄的門。
在這個過程中,呼衍冥的內心,猶如萬蟻撕咬,又仿佛被無數利刃攪碎了一般。
但……
他沒有選擇,也沒有辦法。
這個恥辱,他只能吞下去。
………………………………
城樓上,張越俯視著城下,看著匈奴使者,躬身彎腰,痛苦萬分的從小門里穿過。
他終于笑了起來。
念頭通達,感覺暢快無比!
當初,匈奴冒頓單于和老上單于是怎么羞辱的漢家君臣?
他可沒有忘,史書也沒有忘。
現在,終于可以償報一二了。
“此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也!”他痛快的道:“當浮一大白!”
于是命人取來酒壇,與眾人分飲,一口而盡,身心與靈魂都只覺暢快萬分!
而左右親隨、大將,比他更激動。
有聰明人甚至意識到了,今日的情形,可能會在某一天,成為青史上的故事!
畢竟,漢家推崇大復仇,尤其是國仇方面,任何償報國仇者,必有登青史之上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