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年紀在七十余歲,已然須發皆白,連走路都有些晃悠的老御史,走到劉進身前,微微欠身行禮拜道:“敬拜長孫殿下,恭問殿下安……”
劉進與張越見了,連忙長身而拜,劉進更是上前道:“小子何德何能,豈敢當諸位長者之禮!”
漢家祖制,孝字最大。
而孝道以尊老為上,在漢家,年七十以上受杖老人,哪怕是個農民,也可以見官不拜,享有種種特權。
至于這些在朝的七十歲以上老臣,更是地位尊崇無比,廣受愛戴,在天子面前都不需要行跪禮的特殊存在。
“老臣等盼殿下來蘭臺,已經十九年了……”三位持書御史,卻是一把抓住劉進的雙手,笑著道:“今日殿下既來,老臣等便是死了,到了九泉之下也可瞑目嘍!”
當先的一個老御史拄著拐杖,敲了敲地面。
馬上就有幾個年輕人,捧著一卷卷竹簡,來到劉進跟前,敬拜獻呈。
這一卷卷竹簡,每一卷之上,都扎著封口,用著印泥封印。
竹簡的外側的顏色都已經變得深黑,可以猜測這些竹簡存在于世的時間,恐怕要以百年為單位。
“這些是?”劉進疑問著。
就連張越也充滿了好奇,因為眼前的事情,讓他聞到一些味道。
特別是那幾位老御史的存在,讓他詫異。
劉氏對于大臣,特別是老臣,可是很優待的。
像這幾位老御史,按說早該致仕,頤養天年了。
但他們卻堅守在宮廷之中,甚至在今日以前,張越都不知道,蘭臺之中竟然有這幾位老御史的存在。
而顯然,眼前的場景,充滿了神圣的儀式感。
似乎是一個劉氏內部,傳承日久的傳統?
這三位老御史,一直在等著劉進來此,將這個儀式進行下去。
“這些啊……”三位老御史,伸手從這些竹簡手撫摸而過,笑著道:“這些都是瓚文終侯蕭相國親筆所書,平陽懿候親自下令封印起來的書簡啊……”
三人說道這里,神色立刻凝重起來,就連精氣神也陡然拔高。
“殿下,此《九章律》原本……”
“分為《戶律》《盜律》《賊律》《捕律》《雜律》《具律》《擅興律》《駟律》……”
聽到這里,張越的眼睛猛然瞪大,他不可思議的看向了張安世和暴勝之。
他的手指都顫抖了起來,心臟猛然的跳動。
“原來……原來……張安世一直以來不是在向我示好,而是要借著向我示好,將長孫帶來此地,完成這個儀式……”他終于醒悟了,張安世從一開始就沒有將目標放在他身上,而是要曲線救國!
這個大漢尚書令,和他一樣有著同樣的野心!
這三個老御史……是法家的宿老!
他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向帝國未來的主宰,灌輸法家思維和法家意識!
“看來法家并不準備一直跟著儒家玩儒皮法骨的游戲……”張越在心里明白了過來,這個曾經影響和主宰了中國歷史的思想派系,一直在等待著機會,等待著這個機會。
將帝國的未來,從儒家手里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