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會很熱鬧,而且極有氣氛。
張越微微笑著,拿著酒樽,就站在場中,先是看向劉進,問道:“長孫殿下,敢問陛下元朔元年冬十一月所詔者何?”
作為劉進的輔佐大臣,張越當然要想方設法給劉進在天子面前刷好感了。
作為一個曾經的公務員,張越很清楚,領導最喜歡的就是那些能夠記得自己曾經的講話內容和指示精神的人。
拍馬屁這種方式,不存在肉麻的問題。
地位越高的人,就越喜歡肉麻的吹捧。
哪怕明知道,這人是在拍馬,大多數的肉食者,也都是甘之如飴。
原因很簡單,這是人類的通性。
而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張越曾經刻意的向劉進灌輸了很多當今的詔命,援引過不少內容。
劉進自然有著印象,因此一聽這個問題,立刻便笑道:“皇祖父于元朔元年冬十一月昭告天下曰: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于斯路……”
劉進一口氣的將這道洋洋灑灑,千余字的詔書完整的背誦出來,然后看著張越,笑道:“侍中以為能難倒孤,卻是找錯人呢!”
而在心里,劉進對于張越的這種主動為他創造機會,拉進自己與祖父距離的行為,充滿了感激。
只覺得,這位輔佐大臣,真是為了自己殫精竭慮,想盡了法子和手段。
自己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報了!
張越微笑著拿起酒壺給自己滿上一杯,一飲而盡,然后將酒杯倒扣,向眾人展示,道:“臣卻是小瞧了殿下,該罰,該罰!”
天子坐于上首,看著這個情況,臉都笑開花了。
元朔元年的那封詔書,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他私底下甚至覺得,自己的那篇詔書的文字優美而動人,內容充滿了正能量。
縱使孔子復生,子夏再世,怕也不更改一字。
可惜,如此美妙的文章,如此富有內涵的詔命,如此充滿了他對天下萬民和士大夫們期許的詔書,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和鉆研。
真真是遺憾啊。
讓他心里面跟貓爪了一般。
如今,聽到自己的孫子,竟然能完整的背出那份得意之作。
天子內心,真是感到極為滿足。
“看來,知朕者,長孫也!”他摸著胡須,對劉進感到滿意至極,覺得這個孫子對自己的孝順,那不是放在嘴上,而是用在心里的。
不然,為什么其他人都背不出那封詔書,而這個孫子卻能倒背如流?
這說明,長孫是日夜在揣摩和學習自己的詔命精神。
這是真正的孝順啊!
就連眼神,也一下子變得慈愛了起來。
有孫如此,夫復何求。
而對于揭示了此事的張越,他也更加喜愛了起來。
在他眼里,毫無疑問,這才是忠臣應該做的事情!
張越卻是舉著酒樽,笑瞇瞇的看向了鉤弋夫人,輕身拜道:“夫人,請恕臣無禮了……”
鉤弋夫人盈盈笑著,輕啟朱唇,道:“侍中盡管出題……”
張越看著這位天子的寵妃,拿著酒樽,在殿中踱了幾步,想了一會,然后問道:“敢問夫人,元鼎四年,陛下于汾陰獲寶鼎,恰遇此時,王師破南越,擒其匪首,捷報來傳,陛下泛舟于汾河之中,做歌曰:秋風起兮白云歸,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下一句是什么?”
這毫無疑問也是一道送分題。
因為,鉤弋夫人是趙國人,趙姬善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