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些得到他們認可的衣缽弟子、精英門徒,才有資格向其請教。
正如《論語》之中,只有子貢、子路等少數人可以向孔子請教。
其他人,哪怕是七十二門徒中的,也只能充當背景板和路人。
于是,無數問題,立刻排山倒海的向張越涌來。
一個可以親自請教的機會?
所有人都知道,這有多么珍貴!
張越卻是輕輕笑著:“諸君不要急,一個個來……”
此刻,他如孔子在世一般,溫柔而極有耐心的看著眾人,讓人不由自主就生出傾慕之情。
沒辦法!
在當世,知識就是力量!
而諸夏民族素來尊師重教,甚至將師長列為與君父父母一般的存在。
而什么是老師?
傳道授業解惑的就是老師!
瞬間,幾乎所有人都是齊齊恭身,拜道:“敬謝侍中授業之恩!”
唯有劉進在一旁看著,笑而不語:“張卿果然如過去一般,從未有變啊……”
自認識這個同齡人開始,他就不藏私,愛分享。
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并未因為身份地位變化而改變。
…………………………………………
這一講,就一直講到傍晚,直到天色漸晚才算結束。
而張越成功的通過這一次講義和授業,將這兩百三十七名年輕人收入麾下。
他與這些屬下,雖有師徒之名,卻已經有了師徒之義。
以當世價值觀來看,這些人未來無論如何,都是不太可能背叛他,更別說與他為敵了!
當然,前提是他張越不能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或者做出讓他們難以接受和理解的荒誕行徑。
“這兩百三十七人,就是我的星星之火啊……”張越收起算盤,在心里想著。
他們是最適合傳播和介紹張越搞出來的各種新奇事物的媒介。
有了他們,改變世界,便有了堅實基礎。
當然了,在現在來說,羽翼還未豐滿,張越與他們都應該遵循‘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原則。
暫時可以在公羊學派的羽翼下,逐漸成長。
想到公羊學派,張越就看向長安方向。
昨天貢禹已經帶來了董越的書信。
在信里董越邀請他去太學講一講,與太學生們交流一下。
這正和張越的心思。
也是該去一趟太學,與公羊學派達成聯盟了!
心里面正想著這些事情,就聽到劉進走過來,對他道:“張愛卿是打算回長安了嗎?”
“嗯!”張越點點頭,道:“過幾日奉車都尉霍令君大婚,臣早已得到邀請,得去一趟……”
說到這里,張越就有些頭皮發麻。
這霍光結婚,雖然只是續弦。
但也不能空著手去,總該帶點禮物。
從上次各位大哥給他的禮物標準來看,恐怕此番自己要大出血了!
更可怕的是,很快說不定其他大哥也要有喜事。
譬如說,暴勝之的兒子就快要完婚了,還有張安世聽說其妻快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