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郭廷尉一番道理講下來,真是讓他流出了悔恨的淚水啊——早知道你們漢朝的規矩這么多,我就當宅男好了!
…………………………
天子端坐在御座上,看著跪伏在他面前的大鴻臚戴仁與樓蘭王子安循。
講老實話,要不是現在樓蘭老王要死了,他都快忘記,樓蘭人有個質子在他手里了。
所以,一時間他都有些忘詞,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大鴻臚先起來……賜座……”他擺擺手,吩咐道:“張愛卿,卿來替朕告知樓蘭王子吧……”
張越聞言,立刻起身道:“臣謹奉詔!”
大鴻臚戴仁則起身,恭坐到一旁,拿著眼睛,觀察著張越。
戴仁是已故的博望侯張騫的門徒,年輕的時候曾在張騫手下學習西域各國語言,后來出仕,在武威擔任典屬國的蠻夷譯官(其實就是翻譯官),從譯官一路做到了九卿。
算是漢室外交戰線上的杰出人才了。
不過,漢室的外交官,可不是后世的外交官。
漢大鴻臚,可是擁有自己的直屬部隊(五屬國都尉),還有自己的政策‘重九譯、致殊俗,以義屬之,威德加于四海’。
通俗的來說就是對于四夷,能教育的那就教育,不能教育的就用刀子教育。
自張騫鑿空西域,歷任大鴻臚和大鴻臚麾下的屬國都尉就是漢室最激進的鷹派。
也是漢室最初的帝國主義分子。
這些家伙在西域提前兩千多年,給西域各國人民表演了一番什么叫‘帝國主義做派’。
有些家伙甚至囂張到單槍匹馬,就敢放狠話,威脅其他國家。
是故,漢家外交官們,甚至比軍人的脾氣還暴躁。
歷任大鴻臚更是多有領兵出征的記錄。
按照大鴻臚自己的理解是——夷狄禽獸,不能加以威德,則無以教化之!
最好的教育辦法,就是先揍一頓,再跟他們講道理。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很有效。
樓蘭、大宛、夜郎都是這么教育過來的。
經過教育后,可乖了!
不僅僅視漢為父親,還按時上供,甚至出兵出錢出糧,幫著漢朝爸爸教育其他不聽話的頑童!
就像樓蘭,這十來年,大鴻臚就經常下令,讓樓蘭出兵協助漢軍做一些事情,甚至去打不聽話的車師。
而對戴仁來說,他現在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領兵出戰。
好好的教育一下四夷。
對于每一個大鴻臚而言,不能在任期內‘矯正’一個夷狄王國,使之‘心慕王化’,那么其的大鴻臚任期就是失敗的。
所以當李廣利回朝后,戴仁就是李廣利在朝堂里最堅定的支持者和盟友了。
為了推動李廣利的蒲昌海會戰計劃順利通過,戴仁甚至放出了狠話——就算死掉最后一個樓蘭人,車師也一定要攻伐!
至于軍費問題?
戴仁表示,這都不是事!
滅掉車師,總會賺回來的。
大不了再去龜茲搶一點!
總之,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只是,在這個時候,卻傳來了樓蘭不穩的事情。
這讓戴仁真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今年快五十歲了,再不撈一場大戰,就沒辦法撈功勛了。
所以,他現在甚至比李廣利還緊張。
看著張越,他感覺自己的心臟砰砰砰的跳。
雖然不大清楚,這個侍中官打算做什么?
但他明白,很可能,自己能不能去‘矯正’車師、龜茲人‘心慕王化’,告訴他們‘唯有心向漢室才有出路’就看這個侍中官接下來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