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當時,執政的黃老學派,對于重建尚書,也是無比熱衷。
最終,經過不懈努力,在太宗朝時,國家發現了,在濟南還存活了一位曾經學習并且依然記得《尚書》的老先生。
濟南人伏生!
可是,這位老先生,是將尚書記在腦子里,靠著記憶強行記住的。
更麻煩的是,他所講的語言是當世已經很少有人會說的齊國雅語。
太宗皇帝問遍朝野,也只找出了一個人會說這種古老的語言。
于是,就命此人前往濟南,跟隨伏生學習尚書,并將其記憶的尚書整理出來。
此人的名字叫晁錯……
于是,尚書得以重建。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伏老先生只能記得二十八篇尚書。
剩下的,因為記憶缺失或者遺忘等緣故,再不能得。
只有一些篇章的名字,流傳下來。
作為伏生的嫡系傳人——歐陽高的父親歐陽和伯先生,就是伏生的入室弟子。
歐陽高,記得每一篇失傳的尚書名字。
《保訓》正是失傳諸篇之中最重要、最關鍵,同時也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一篇。
因為,這一篇傳說是文王臨終,訓誡武王的篇章!
對于尚書來說,這是一篇承上啟下,有著重要意義的篇章。
它的缺失,甚至使得尚書變得不再完整!
而如今,在這里,在蘭臺居然有《保訓》?
歐陽高覺得,這簡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驚喜!
他立刻跑過去,跟護犢子的母虎一般,將那簡書從常思手里奪了下來,然后立刻就開始。
只讀了一便,他就像個孩子一樣哭了起來:“兒師啊!先父啊!高總算可以向你們交代了……”
這一刻,歐陽高只覺得,自己就算是立刻去死,恐怕也值得了!
他像個孩子一樣,緊緊的抱著手里的簡書,他發誓,絕不會讓它們再次失傳!
即使是死,他也會用生命來捍衛它!
這先王的不朽篇章,這蘊含了先王智慧的無上經典!
但……很快,歐陽高就發現,不僅僅是自己。
其他人,其他的博士們,現在也都陷入了狂熱的喜悅之中。
“天哪!這是……”楊何像看著初戀情人一樣,捧著一卷不過十幾支竹簡編在一起的簡文:“這是失傳數百年的宗周噬法!”
董越則像傻子一般,站在某個角落,捧著手里的幾卷殘簡,笑的如同一個童子:“這是《周公之琴舞》?哈哈哈哈……”
“失傳幾近三百年,不想今日能重見天日!”
就連《禮經》博士常聞,也找到了屬于的寶藏,他拿著十幾片殘簡,跟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的縮在一角,嘴笑的跟呆子一樣:“《封許之命》哈哈哈……哈哈哈……先王的冊封大典程序……原以為此生已不能再睹!”
他的眼睛,看著竹簡上標明的那一個個不同等級的器皿,心中陷入了狂喜。
有了這個,他就有機會重建先王冊封之禮!
于是,幾乎所有人,都在這里,找到了他們想要的,夢寐以求的先王之書。
每一個人都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