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一夜之間,劉小夏離職的真正原因,便傳開了。
在早例會上,張雅雅痛心疾首,“小夏沒有在銀行工作過,金融監管,每個月都有各種規章制度下發。再說了,這只是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不是最終的文件。小夏一定會后悔的。這次的監管重點,是銀行和信托公司,對咱們私募行業,影響不大。唉!”
大家都聽著,至于是不是也這么想,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說實話,大部分人,對于資管新規,是不關注的。距離太遠,大家的心思,都在掙錢上。
熊少強等人則認為,劉小夏之所以跳槽去遠大,是沖著遠大的金字招牌。
“夏哥,我也想去遠大,繼續跟著你混。”電話里,熊少強熱情的說道:“跟著你混有前途。”
劉小夏婉拒,“少強,遠大的入職卡得很嚴,業績要求一年不得低于兩億。再說,在人事方面,我的話語權很弱。說了不算的。”
劉小夏說的對,也不對。他目前的準確稱呼,是遠大信托齊州籌備組。只有當業績和人員雙達標時,才可以正式成立。
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入職面試。
難度最大的一關,是王慧聰。只要他同意了,后面的李翔和吳曉光只是走個過場,每個人只交談五六分鐘。只要不犯嚴重的錯誤,問題不大。
徐欣等人都是銀行出身,言談舉止都沒問題。王慧聰對沈天藝、蔣靜雅、徐海燕都不滿意。劉小夏一通解釋,王慧聰看在劉小夏的面子上,勉勉強強同意了沈天藝和徐海燕。對于蔣靜雅,要求其帶單五千萬入職。
這件事,也讓劉小夏意識到,以后招聘員工,基本要從銀行招聘了。非金融機構的人員,除非資源特別好,否則,王慧聰這一關很難過。他卡的尺度太嚴了。
籌備期間,劉小夏從晨曦借了兩間大辦公室,暫時作為辦公場所。
面試結束,只剩下一件事,上業績。作為財富中心,除了賣產品,還可以做產品。底層資產主要是城投和房地產,沒什么技術含量。
東山省思想比較傳統,對國企、央企有著天然的信任感。尤其是國企。舉個例子,在盛唐,想拿下東山高速,需要找一把手。但在遠大,找馬科偉就差不多能成。同理,額度也是完全不一樣。
東海集團規模增加了一倍,照州港集團規模直接增加了兩倍。東海控股,東海市最大的城投平臺,買了十億,一次性!
劉小夏在東海控股的關系,很一般。否則,能買二十億。
和盛唐相比,成交難度,下降了太多。個人客戶也是如此。李德亮、邊存祥等人,都是閉著眼睛簽合同。
遠大兩個字,真的不一樣。
只是,劉小夏沒有想到,他的離職,會影響到一些客戶。他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高姐,鄭國棟最大的客戶,主動聯系了劉小夏,“劉總,聽說你從盛唐辭職了,是盛唐要出風險嗎?”
劉小夏有些難以回答,他糾結了幾秒鐘,解釋道:“高姐,一行三會聯合出臺了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據我了解,這次的監管會很嚴格,ZY的決心很大。現在的理財產品,本質上,是做的次級貸款。我擔心,資管新規正式實施后,會引發一些風險。”
“劉總,您現在在哪里辦公?咱們見面聊聊吧。”高姐主動說道。
劉小夏略一猶豫,還是同意了,“好的,高姐,地址我發給您。我明天都在公司。”
不止是高姐,劉文靜的客戶陶阿姨、黃總,都打來電話,擔心盛唐財富的風險問題。畢竟,在正常人看來,劉小夏跳槽的代價會很大。如非必要,他不會跳槽。
晚上,劉小夏把這件事和高曉茹說了,他嘆了口氣,“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些客戶一旦跟著我做了遠大的產品,鄭國棟這些人的收入都得遭受重創。”
“那沒辦法,張雅雅那些人,也虎狼一般的盯著咱們的客戶呢!呵呵,自不量力。”高曉茹更自信,語氣有些輕視。
周林一直關注著齊州業務部的數據,張雅雅壓力山大。齊州業務部,規模業績超百億,五十三家直銷機構客戶,這樣的數據,在全國是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