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人抱書作揖,一人舉劍拱手,卻是相得益彰。
“這農作之書少有人讀,沒曾想被謝兄弟認出,可也是要進京趕考?”兩人并肩前行。
“過譽了,只是剛好識得罷了,小弟是要進京,不過要先行歷練,也不趕考。”謝晉說完將木劍背到身后,抹了一把汗。
“謝兄是劍修?”宋承平看向謝晉手中的木……劍。
“嗯,剛開始第一步。”謝晉看著宋承平背著書箱輕松愜意的樣子,撇了撇嘴。
“宋兄欲意從仕?如今這天下士子都出于儒家學院,修行日長,只期歲月長久,像宋兄這般凡人科考的,怕是這考場里的獨一份了。”
“呵呵,”宋承平并未驚訝謝晉所問,輕輕掂了掂手中的書。
“謝兄可知我為何讀那《春秋谷梁》?這天下山河,朝代更迭,修士大興,但百姓之數終究倍于修士。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修士一怒,也是苦的百姓。”
“謝兄可曾見千里餓殍?可曾見易子食肉?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修士尚能爭一爭,可這百姓在災難面前,拿什么去爭?這山河間,凡人一谷需一載春秋而治,而修士一個打斗,便瞬間傾覆數畝,莫說天災,便是這修士之禍,凡人也避無可避。”宋承平只是平靜的在說。謝晉的內心卻掀起巨浪。
“謝兄,我此次進京趕考,不為升官,不為發財,就想實現一個,禾下乘涼夢!糧滿人間,民不憂食!”
宋承平靜靜地看著謝晉,許是在這漫漫古道之上,能遇到一個可談之人便是難得,一股腦地就說了出來。
他以為謝晉會笑他。因為他每次說出這個夢想,總會引來一些嘲笑,哪有不求自己長生,但求他人富足的書呆子?
謝晉沒有笑,謝晉認真地看著宋承平,他讀過萬卷書,走過的路也遙遙數千里,便是道山,也登上了一程。
在宋承平身上,他沒有感受到修士的氣息,但卻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天道賦予的氣息縈繞在他的身上。他想起了一個人,炎祖神農!嘗百草、播五谷、療民疾,不修道法,只參民生,不以修為飛升,而得天降白鶴,一步碧空藥仙,成就炎黃傳說。
輕輕拍了拍身后的木劍,感受著身后木劍傳來的質感,謝晉有點茫然。
“師傅,你說我練劍是為了什么?”謝晉在心底輕輕發問。
“小家伙,怎么?是不是聽了這書生所言,忽然覺得,修士所修便是非人情?是否覺得這手中之劍除了爭強斗狠,再無一是?”蒼老的聲音似乎帶了些許的沉重。
“師傅,我~我也不知道。”謝晉泄氣地一屁股坐在地上。
身旁的宋承平眼見謝晉突然坐倒,嚇了一跳,連忙蹲到謝晉跟前。
“謝兄弟,你怎么了?”說完便要往謝晉人中按去。
“宋兄,我沒事,只是累了歇息一下。”謝晉輕輕扒開宋承平就要按到人中的手指,苦笑著回應了一聲,示意自己無恙。
宋承平擔憂地坐到謝晉身旁,將手中的黃紙傘罩在謝晉頭頂,為謝晉擋住灼熱的陽光。
“小家伙,我且問你,你當初為何學劍?”劍老的飄忽的身影緩緩浮現在謝晉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