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相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鷲嶺云深,此處故人音窅。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免葛藤叢里,婆娑游子,夢魂顛倒。”
作這一首《蘇武慢》的,叫馮尊師,本是一位書生,游歷京都,遇一異人,得授仙學。善歌詩,所賦詞曲,高潔雄暢。最傳世者有《蘇武慢》二十篇。而這一篇說的,就是修仙之事。
天成郡,眉嶺,有一座大廟,喚做九蓮寺。
這西南一帶到了盛夏,便是多雨時節,那連綿小雨下了幾天幾夜也不見停歇。
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和尚挑了兩只大桶,正緩緩往山上走去。
小和尚目秀眉清,頂平額闊,若不是著了一身佛門弟子的素衣,加上頭頂的戒疤,定也是位不俗才郎。
這時,小和尚剛剛轉過一個拐角,腳下就突然被絆了一下,身子不穩,立時跌倒在地,那木桶一個滴溜就滾下了山道,隱沒在林中。
“你!”小和尚還沒起身,就忙朝著山下看去,哪還有木桶的影子,登時氣血上沖,起來就瞪著眼睛,想朝著眼前的小胖子罵道。
“喲喲喲,大家快看,我們的小石頭師叔發怒了!”
原來,這小和尚本是個棄嬰。十幾年前,九蓮寺中有位長老叫無為和尚,是方丈無相禪師的師弟。
一日修真悟道,堪破謫凡,正當太沖之際,忽然聽到林中一陣小兒的啼哭,便循著聲音找到了一塊大青石。
大青石上,睡著一個男嬰,無為和尚一時心動,就將男嬰收在自己座下,給他取了個乳名叫“小石頭”,十四年來,育他成長,教他修道,因為尚未十八,所以還沒有法號。
只可惜,這小石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有覺道之資,卻偏偏開不了道山。一時間傳揚出去,那些老和尚還好,一眾同齡的小和尚卻是心性未到,把他當做了欺侮的對象。
再加上他因為在無為禪師座下,盡管年弱,輩分卻是極高,便是寺里的一些老人,也得喚他一聲小師叔。
于是,那些個小和尚就更喜歡在背地里拿小石頭開涮。
而那小胖子玄空便是其中的禍首。
“玄空,你……”小石頭又驚又怒,滿臉通紅,卻知道自己凡體俗胎,比不得踏上山路的修士,恨恨地瞪了一眼玄空,就要去撿水桶。
玄空見小石頭不敢還手,更加得意,在小石頭挨到水桶前,就一腳踩了上去,“你這沒名沒姓,不識父母的業畜,也配做我們的小師叔?”
小石頭一聽這話,脹起臉來,再也按捺不住,“啪”的一聲,重重在玄空臉上打了個耳光。
玄空頓時愣住,伸手摸到臉上火辣辣的疼痛,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竟然被小石頭打了。
一時間惱羞成怒,手上聚起靈力,就要朝小石頭打去。
卻被身旁的一位師兄拉住,“你瘋了?你這小山境一掌下去,可是弒殺師長的罪過!”
那玄空這才后知后覺的散去了靈力,一步跨出,彎腰抓住小石頭的衣領,這就要給他一拳。
小石頭這個時候也是火氣沖天,看著這個玄空大喊道:“玄空,你有膽子罵我爹娘,就有本事連我一塊殺了!佛祖面前,你看咱倆誰下地獄!”
玄空陰沉大笑,“今天我不打死你,就算你是小師叔,你也得還我這一巴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