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沒有回來,那你想他們怎么辦?”艾莉森的神色越發的柔和了,仿佛找到了有共同語言的人。
“放假再過去唄。”
梅琳學她剛才的樣子聳聳肩:“其實這樣也好——距離產生美。我們彼此都只有想念,等短暫的相聚結束之后,還來不及厭煩,就再次開始想念了。”
“哈,還能這么解釋?”艾莉森覺得好笑起來。
兩個人一見如故,尤其是梅琳去過法國旅游,而艾莉森也去過倫敦等地,所以說起來很有共同語言,一直到老師進來,二人才頗為遺憾地結束了交談。
不管怎么說,梅琳的中學生涯算是開始了,而且還是和表哥在一個班級。
有過初中的跳級經歷,梅琳沒有很重視,但只有真正的身處其中,她才體會到美國教育和英國教育的不同之處。
開學第二天的歷史課上,老師就讓他們寫一份競選演講稿,內容就是想象自己要競選比肯山鎮的鎮長,然后講述自己該如何管理小鎮,以及如何處理各項政務等等。
梅琳覺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巫師世界,當初獲得自己領地的那個時候。
于是,她洋洋灑灑地寫了十二頁……最后,歷史老師看完了她的報告之后,只給出了一個評價:“西奧多同學,你的這篇演講稿完全可以呈送給鎮長先生作為他的施政綱要。”
當然,這是開玩笑,但這也說明了老師對這篇報告的滿意程度。
英國那邊的學校,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副很嚴謹的模樣,但在比肯山中學的課堂上,梅琳感覺到,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給人一種慵懶的感覺。
而且,就像之前的演講稿一樣,兩個星期以來,梅琳完成了各種不同的作業,算是見識到了什么是‘美國式的發散性思維’。
學習的事情還是很容易適應的,但有一件事情讓梅琳有些頭痛——社團活動。
“每個學生都要加入社團,就像每個十六歲女生都應該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一樣。梅琳,這是我們在這個年齡時的特權,如果錯過了,你將沒有機會彌補……”莉迪婭就跟魔音洗腦似的在她耳邊喋喋不休。
“加入舞蹈社?我還以為你會要我去長柄曲棍球社呢,你不是啦啦隊長嗎?”看著莉迪婭笑瞇瞇的交給自己的一張傳單,梅琳有些奇怪。
“我成為啦啦隊的隊長是對玩長柄曲棍球的帥哥有興趣,而不是對那項愚蠢的運動有興趣。”
莉迪婭撇了撇嘴,“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舞蹈,將自己的美麗和氣質展現給大家欣賞。”
“除了舞蹈社團還有其它社團嗎?”梅琳問道。
“當然有。”
莉迪婭對這些可是門清,顯然也是活動達人,“有體操社、文學社、音樂社……”
“……”說實話,梅琳不太喜歡社團活動,但入鄉隨俗,她也不是不能接受社團。但至少應該是個她喜歡的吧?
“沒有你喜歡的?”莉迪婭有些氣餒地問道。
“我可以自己重新申請一個社團嗎?”梅琳忽然問道。
“你……不會是我想象的那個事情吧?”莉迪婭擔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