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又到了授課的時間,下午算是沒有講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了。
講起了孔孟之道,以及來自端木夫子的靈魂拷問,
忠君和愛國,只取一樣,該取哪樣?
一學子站了起來,
“學生許赫銘,斗膽認為,忠君愛國,自然是先忠君,只有君臣一心,方能共創盛世太平。不忠君者,勢必不會愛國。”
端木夫子還未得及點評,就有學子站了出來附和。國子監基本上算是皇帝的地盤,沒有幾個人有膽子在這里說忠君該排在后面。
但是,仍有極少數的學子,站起來反駁,一鵝黃衫裙女學子,看著端木夫子似乎不認同他們的話,暗自得意著,站起來反駁
“學子胡梧馨,斗膽認為,愛國應重于忠君,國畢竟是國,乃是君王根本。”
話畢,得意洋洋的坐了下去,可惜,她并未得到預想中端木夫子贊許的目光。
雖未得到夫子夸贊,倒也還有人附和。
一學子站起來,衣玦飄飄,白衣出塵,看上去十分瘦弱。鏗鏘有力,
“學子曲慎之,斗膽認為,這個天下,這個國,是百姓的,亦是君王的,國中,不僅有君,亦有民,有臣。而君,則僅有君王了,因而學生認為,因先愛國,然后忠君。”
端木夫子眼里流露出贊許,這樣的人才適合官場,一身少年氣,卻格外的機靈。即便是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委婉,讓人挑不出錯處。
顧千雪悄悄的問紀彧,
“紀彧,你可有解?”
紀彧總算是搭理了顧千雪一句,
“為何……要,忠君?”
顧千雪內心有點驚鄂,不過轉念一想,瞬間想通了很多事,上輩子的紀彧,可不就是這樣,他貴為帝師,年紀輕輕卻是兩朝元老,他先前輔佐的七皇子,江南水患鬧得厲害,他渾然不知。紀彧就以德不配位為由,聯合朝廷重臣,廢七皇子。雖然最后,完全是他一個人在出力廢君。
但從這件事也能看出,忠君?對于紀彧來說,不存在的。他從來都不在乎,皇位上坐的是誰。
其實紀彧帶了一點故意的成分,他想,這樣的話,眼前的少女就會覺得他是一個異類,這樣,她就不會再親近自己了。她就會像所有人一樣,疏遠自己了。
只是為什么,他心里好像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好像有點酸澀,有點沉重,有點不安。
誰料,顧千雪聽了之后并沒有太大的反應,也就驚鄂了那么一瞬間,就悄悄的聊起別的了,
“你不餓嗎?”
紀彧聽到少女聲音,他不明白為什么,他會覺得有點安心。
總之,顧千雪又聽到了他的回話。
“不餓。”
話音剛落,顧千雪就聽到了咕咕的聲音。
隨后,紀彧用手按住了腹部。
少年耳朵根子有點紅,顧千雪輕笑,
“你還說不餓。”
好在二人都在后面,前面的也都忙著辯論,也沒有聽見后面那咕咕聲。
顧千雪不由分說,把桌下第一個食盒往紀彧那邊推。
小聲說,
“這里是一些小點心。”
而后,又怕紀彧嫌棄,又小聲的補了一句,
“你放心,我還沒有動。”
紀彧將他跪坐的墊子往邊上移了移。
拒絕的意思很明顯了。
顧千雪不明白他為什么這么犟,她下意識咬了咬嘴唇,有點無措。
紀彧,還是不肯接納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