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力心里把‘切字刀訣’的發力技巧和真元流動路線默默回憶了三遍,確定沒有差錯后,早就躍躍欲試的右手瞬間握住那把主菜刀,錚的一聲拔離了刀架。
滿懷期待地嘀咕道:“那就開始修煉吧!”
彭力靈識一動,半根已經削好皮的白蘿卜出現在案板之上。
右手握刀,刀刃懸于白蘿卜上方一公分(1厘米)處,這是彭力多年練習形成的習慣。
刀刃離得太近,需要消耗更大的力量切下去,因為沒有多少助力的距離。刀刃如果離得遠了,又太消耗體力,一公分是彭力總結出來的最佳距離。
刀刃穩穩地停在那里,彭力這才伸出左手按住那半根白蘿卜,同時左手的中指關節輕輕抵住刀身。
“切字刀訣”還分為直切、推切、拉切、鋸切、鍘切、滾切,共六種切法,彭力現在練的是其中最簡單的直切。
直切刀法,講究刀刃垂向下,既不向外推,也不向里拉,一刀一刀筆直地切下去。
聽起來挺簡單的,但是要做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幸虧彭力在地球上早就掌握了這些基本刀法,倒是省去了許多練習的步驟,現在只要把廚道真元也融入到切菜當中就好。
只見彭力食指中關節抵住刀身后,立即開始調動體內真元,從紫府中流出,來到右手手腕處的陽池穴,然后經過合谷穴到達三間穴。廚道真元從三間穴處注入菜刀刀柄處的陣法核心,最后再經過陣法蔓延至整個刀身。
注入了廚道真元的菜刀頓時散發出絲絲青色柔光。
彭力右手的手腕開始發力,刀刃瞬間切入白蘿卜里面,刀刃和刀身上面的青色真元伴隨著菜刀與白蘿卜表面摩擦在一起。
左手向右稍稍移動了一點距離,同時右手一抬,刀刃便再次懸于白蘿卜上方一公分的距離處。
隨后又切了下去…抬起來…切下去…抬起來…切下去……
一陣“噠、噠、噠”的聲音不絕于耳,那把散發著青色柔光的菜刀則是筆直的上下移動,由于速度極快還帶起了一片青色重影。
而且彭力的左手好像一直沒動,反而是那半根白蘿卜自己主動往菜刀下面跑去,被菜刀狠狠地切成了一片片。
那是因為彭力的左右手節奏配合的天衣無縫,所以才讓人產生了手沒動,白蘿卜自己動的錯覺。
僅僅眨眼的時間,白蘿卜便被切完,而且每一片的厚度都一樣,即使拿著放大鏡來看都難以找出兩片厚度不一樣的蘿卜片。
這就是當初程守毅給彭力刀功評價為完美的原因之一。
因為普通人要想練到這種境界,至少要花費數年甚至十年時間,就好像語文書里面的那篇課文所說的一樣:“無他,唯手熟爾”。
彭力卻偏偏只用了一年時間,而且這一年時間是把所有刀法都練到了這種境界,不是只此一種。
也是從那以后,程守毅就再也不說“世界上沒有天才”這一句話了。
彭力此時卻眉頭緊皺,根本沒空關心蘿卜的厚度問題,因為他切的蘿卜片失敗了。
依據彭祖壽經上面所說,把廚道真元注入刀法之后,經過刀法處理過的食材,都會被淬煉掉后天雜質,從而返本還源,現出原本純粹的本色。
可是剛剛切好的蘿卜片雖然變得透明了幾分,卻明顯沒有完全清除干凈后天雜質,也就是說明彭力的直切刀法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