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自己做這些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效果到底有多少完全就是未知數,但是出發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那就是悲天憫人的一顆心,希望村里去服役的人都能完整無缺的好好活著回來。
一夜無話。
第二天蒙蒙亮,一家人都早早起床繼續處理草藥,切片的切片,切段的切段,水煮的水煮,烘干的烘干,磨粉的就用石臼搗成粉。
因為昨天的事,所以村里今天的氣氛特別沉悶和壓抑。
平日能夠聽到的大聲談笑和小孩子的嬉鬧喧嘩全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村民見面也只不過點點頭低聲打個招呼,臉色都很凝重。
吃過早飯,牛大石帶著弟弟和牛田氏一起過來幫忙。
忙忙碌碌之中一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陳旭把幾種最主要的藥材收集在一起,這些經過一天的晾曬、烘干、研磨成粉、炒制之后,已經差不多可以制作成藥丸和散劑了。
不過當他拿著一個碗坐下來,看著一排裝著各種藥材粉末的大竹筒的時候才想起來,尼瑪沒有粘合劑把這些藥粉搓成藥丸。
本來他要做的藥丸很簡單,就是土人丹,主要用來清熱解暑,防止天氣太熱中暑后頭痛腦熱,因為眼下這幾個人去的時候正是最熱的夏天,這個問題可能表現的最明顯。
所謂土人丹就是藥材不齊全的人丹,這是他根據小時候二爺爺的方法拼湊出來的,記得有甘草、陳皮、豆蔻、藿香、肉桂、薄荷、冰片等十多種藥材粉末混合后加粘合劑搓成的小藥丸,但眼下他只找到了三種,那就是甘草、薄荷和桔梗,于是他又加了一些青蒿、黃姜和黃芩這三種,但這三種他準備加入的量很少,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加進去會不會產生什么相抗的藥性,但依稀記得這三種藥材也有清熱的功效,想來少加一點兒不至于毒死人。
不過萬事俱備,卻發現少了粘合劑,要把這些藥粉搓成藥丸用水肯定是不行的。
記得二爺爺當初用了糯米熬煮的濃米湯、玉米粉、蜂蜜,然后放在一起打成糊狀,加入藥粉之后直接用手搓的,但眼下這三種一樣都沒有。
糯米就不說了,這個時候中國雖然已經有栽培,不過都在長江中下游的南方,而且產量極低,而大河南同胞從古代到未來兩千年以后就只喜歡吃面食,因此南陽地界主要栽種的糧食是小麥。
玉米粉就更沒有了,這東西直到明清時間才傳入中國。
至于蜂蜜,嗯,他穿越過來之后就沒見過,而秦朝似乎還沒有養蜂的習慣和職業。
尼瑪個葫蘆瓢!
陳旭呆呆的坐在石頭上開始苦笑著發呆,同時也開始苦苦思索,雖然粉劑也可以,但粉劑內服的時候取用非常不方便,特別是干活兒的時候,而且每次吃多少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