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牽著杏兒的手,帶著陳姜氏去食堂吃飯。
牛大石、牛全還有仨老頭兒也都跟在后面。
本來小學開始只有陳老頭兒一個老師,但鎮上三老的另外倆老頭兒感覺受到了冷落,同時對陳老頭兒也有些羨慕嫉妒恨,大家都差不多老,都是清河鎮有名望的三老,憑什么你就當了小學的校長,天天免費吃喝不說,還能整天在鎮上耀武揚威,走路都眼睛長在頭頂上,因此剩下倆老頭兒也忍不住了,一起找到陳旭,要求當小學的老師,陳旭沒辦法,只好都同意了,反正就一個班二十幾個學生,隨便仨老頭兒怎么折騰。
食堂的午飯已經做好了,中午吃菜包子,小孩子一人一個,面粉是不過篩連同麩皮一起的全麥面粉,因此蒸出來的饅頭都是黃褐色的,而且有些開裂,但熱騰騰的綿軟可口,口感和粗糧做的硬饃饃不可同日而語,就連仨掉了牙的老頭兒都吃的贊不絕口。
蒸籠也是前幾天才做出來的,在陳旭的指導下,鎮上兩個篾匠試驗了無數次才制作成功,主要是在結合部位和密閉性上不好弄,因為這種一層一層堆疊起來的東西他們從來都沒見到過,而陳旭雖然見到過,但不會做。
不過蒸籠再怎么說也就是一個簡單的構造,試驗了幾次后還是做了出來,因此這幾天小學的師生早上饅頭和小米稀飯,中午包子,晚上要么稀飯面餅配咸菜,要么面條,反正和后世大河南的老鄉差不多,一天三頓基本上都是面食,因此吃了幾天之后,陳旭非常的懷戀大米飯。
但大米飯眼下只能想想而已,南陽郡基本上都不種稻米,而產稻米的地方都在南方,而且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很有限,只能慢慢打聽,然后看看能不能通過商人弄一些來。
一群人圍著一張桌子坐下,食堂的幫工端過來一大盆熱騰騰的包子,陳旭給陳姜氏拿了一個,牛大石給杏兒拿了一個,然后大家都毫不客氣的開吃起來。
“諸位,趙擎有禮了!”
就在大家吃的興奮熱烈的時候,一個中年文士慢慢走到桌子旁邊,很是恭敬的拱手作揖。
“你是……”一群人都放下手里的包子。
“我為大家介紹一番,這位趙郎君從洛陽過來,路過清河鎮,剛剛老朽已經和他有過交談!趙郎君,這位就是我們清河鎮的陳里典!”陳老頭兒趕緊介紹說。
姓陳?趙擎忍不住心里一動,然后眼光落在陳旭身上。
“遠來是客,趙先生吃過午飯沒有?”陳旭站起來笑著打招呼。
“先生之稱愧不敢當,鄙人趙擎,打攪各位進餐了!”趙擎趕緊拱手。
陳旭雖然年輕,看樣子還沒成年,但卻成了清河鎮的里典,這在大秦來說絕無僅有,而且剛才趙擎站在教室外面聽完了陳旭的整節課,感覺像聽天書一樣,有一種不明覺厲的發憷,因為除開那個豎雞蛋的游戲之外,說的東西他幾乎完全都聽不懂,但滿教室二十多個十歲左右的小娃娃卻都聽的明白,可見這個小里典絕對不是一般人。
最最重要的是,這個小里典姓陳,而且就在清河鎮。
他想起離開咸陽之時皇帝的諄諄吩咐,內心頓時如同狂潮般翻騰起來,如果不出意外,說不定皇帝要自己找的就是眼前這個少年。
一念及此,趙擎頓時更加小心恭敬起來。
“回里典,趙擎未曾進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