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不缺,暫時都不缺,今年采藥賣了兩百多錢,陶鍋陶碗都添置了新的,麻布也買了兩匹做了新衣服……”田二壯連連推辭。
二壯要娶媳婦的事,陳旭也是前兩天聽杏兒說起才知道,不過當時老媽雖然也聽在旁邊聽見了,卻沒有說任何話,所以陳旭也僅僅知道這件事而已,至于其中的細節杏兒不知道,他更加不知道。
但老媽的爹娘把女兒嫁到陳家來之后,十多年老死不相往來,這份痛苦只有陳姜氏自己能夠體會,或許可以借這個機會帶老媽回去一趟見見爹娘,如果兩老還在的話。畢竟在大秦這個時代,結婚非明媒正娶會遭人詬病,想想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媒人的起源很早,《詩經》就有“娶妻如何,匪媒不得”的詩句,說明早在周代,媒人就已成為婚姻的要件了。后代的禮制和法律中,都明確規定,婚姻必須有“媒妁之言”,比如《唐律》中規定:“為婚之法,必有行媒。”按照古代的禮制,標準的婚姻要經過六個環節—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基本上每個環節都需要媒人穿針引線。
而這一套其實都是遵循周禮而來,如今之大秦,沒有媒人說合,婚姻便屬于不合法,而且在大秦如此注重人口發展的年代,凡是女子,一旦達到婚配年紀,即便是沒有媒人介紹,鎮上的三老也要出手,他們有宣揚教化之責,輔導督促老百姓結婚生子就是他們的教化任務,而這個任務,歸根到底還是陳旭這個里典的任務,只不過他從來都沒有操過心,而且他作為一個后世人,崇信的是婚姻自由,對這種封建糟粕非常的方反感,要不然也不會對老媽的遭遇感到同情。
又瘸又啞的家伙還要強行用權勢娶一個年輕少女,這種人如果讓陳旭遇上,非得活活打死不可。
好在老媽自小便有為了婚姻自由反抗的決心,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愛情,雖然過程和結局有些悲慘,但這也是為了自由得到的代價,別人無法置喙。
“嫂子真乃女中豪杰也,無涯佩服之至!”站在坑邊的虞無涯聽完感慨不已。
“感慨個屁,快下來幫忙一起踩!”陳旭翻了一個白眼兒,虞無涯只好乖乖的脫鞋下來踩泥巴。
“二壯哥,這次多做一些泥磚,幫你們把房子也好好休整一下,不光是熱炕,到時候我從鎮上弄幾匹大馬來,娶親咱村都去,熱熱鬧鬧把新娘子娶回來,要讓鷹嘴崖村的老老少少看看,我們小河村的男人不光勇武,還有錢!”陳旭咬牙切齒的說。
田寶和田二壯立刻臉上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