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做出來的泥坯燒出來一窯,大部分都開裂了,不過還是有兩件完好,我拿給您看看!簡直太不可思議了,竟然雪白光滑的如同白玉一樣。”高河激動不已,跑到涼棚里面拿出來兩個光潔的瓷碗遞給陳旭。
陳旭接過兩個瓷碗翻看,入手冰涼,光滑潔白甚至還帶著一抹晶瑩剔透的骨瓷質感,與后世見到的純正瓷器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這兩個碗還是有很多的裂紋,而且有些變形,因為拉坯的原因上面還有一圈一圈的痕跡,這個樣子距離陳旭想要的瓷器還是有很大差距。
“里典,這白色的陶土雖然夠細膩但卻不夠結實,胎體太薄,晾干的過程中略有些變形,而且因為是第一次燒制,所以爐溫也控制不好,大部分在出窯的時候都開裂破碎了,所以我又稍微改變了一下陶泥的配方……”高河趕緊在旁邊解釋說。
“改變配方!怎么改變配方?”陳旭驚奇的問。
“我在白色的陶土中又加入了一些細黏土,然后和泥拉坯,做出來的陶坯要結實很多,放置幾天晾干后今天早上才入窯燒制,再過兩個時辰差不多就可以停火,明日可以出窯!”
“那行,明日我再來看!這兩個碗我先拿走了!”
陳旭拿著兩個碗和王五等人離開,接著又騎著馬在鎮上逛了一圈檢查一番,然后在糖酒坊弄了一罐子茶樹果油之后返回小河村。
最近半個月,他一共來去清河鎮和小河村四次,不過這次的收獲最大,不光弄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可以食用的茶樹果油,還拿到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批瓷器,雖然看起來不好看,但的確是真正的瓷器無疑,在煤燃燒產生的一千多度的窯溫下,高嶺土徹底融化融合成為了一體,變成了光潔如玉質一般的瓷器,因此這兩個瓷碗他決定拿回家好好的保存起來,等自己老死之后就讓后輩放在棺材里面留作紀念,并且還要用竹簡寫上秦始皇二十七年冬,雉縣清河鎮制作的備注,以備后來挖墳考古的人瞻仰膜拜一下。
不過今天讓陳旭最為高興的是找到了公輸勝這個精通冶煉銅鐵的工匠,如果不出意外,最多過兩天他就能知道結果,一旦煉鋼法獲得成功,大秦就再也不是歷史上的大秦了。
第二天,天氣更加陰冷,忽忽的北風刮的天搖地動,陳旭趁著還沒下雪又跑了一趟清河鎮。
陶器坊的第二批瓷器已經出窯,改變了陶土的配方之后,這次果然很成功,十多件瓷器基本上都完好,有些雖然也有細密的裂紋,但還是完整的能夠使用,只不過燒制出來的瓷器并不是雪白的,而是灰白色,因為是高溫燒制,黏土和高嶺土等物質全部都融化融合在一起,變成了完整的一體,不過也因為黏土和高嶺土里面的各種成分融化溫度不一樣,導致表面略顯粗糙,就和后世農村常見的粗瓷碗差不多。
但不可否認,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地球上第一批能夠實用的完好瓷器。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式的成功。
“好看是好看,但卻太簡陋了一點兒,不好看!”陳旭雖然很滿足,但還是微微有些遺憾的咂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