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另一個時空江珩說出來這句話,估計秦始皇會非常的不高興,海市蜃樓剛才出現是他親眼所見,方家術士也都言之鑿鑿,加上海外神山之事古籍也都有記載,在長生不老的狂熱誘惑下,他絕對不會聽進去。
但眼下不一樣,有仙家弟子陳旭在前,一路腦海中縈繞的都是陳旭那不卑不亢的話語,而且一路親身經歷狂風惡浪,與陳旭所說都能一一對應,所謂先入為主,陳旭利用歷史知識提前預測到了這一切將會發生,而現在也一一應驗,因此秦始皇不得不甚重對待。
而更重要的是陳旭的身份,太乙仙尊傳授天書,雖然陳旭自稱也是凡夫俗子,但仙家弟子這個身份卻是被他肯定了,當初宛城之中那一道太乙神雷和憑空而現的太乙神碑,足以讓秦始皇感受到仙家手段的威力。
秦始皇站在瑯琊臺上沉默許久,但卻心中一絲期望并未徹底熄滅,吩咐瑯琊郡官員安排匠工打造大船,征集五百童男童女,準備三年的糧食藥材和衣物,籌備船隊讓候公等人率領出海。
“朕給你們三年時間,如若尋不到神山,則必斬之!”秦始皇冷冷的看著盧生三人。
“陛下,我等一定竭盡全力尋到神山找到不死仙草!”盧生三人嚇的臉色煞白拜伏在地。
歷史記載,秦始皇在瑯琊整整呆了三個月,征集三萬刑徒和民夫繞瑯琊山頂修筑周長二十里的瑯琊臺,遍布廟宇殿祠,并且還在臺頂立碑勒石宣揚自己征服六國統一華夏的豐功偉績和文治武功。
但這一次,他僅僅在瑯琊停留不到半個月,什么都沒做便率領隨行官員在禁軍的保護下乘車馬去泰山,召集齊魯兩地七十多位儒生博士商議封禪泰山之事,準備效仿三皇五帝之法,在泰山頂上祭天勒石,以表彰和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同時向天下之人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的正統帝王。
但齊魯兩地的儒生卻不鳥他這一套。
如今之大秦尊法而棄禮,崇刑而無德,因此這群孔夫子的徒子徒孫都不同意秦始皇這種缺禮失德的帝王與三皇五帝并列,爭吵不休之下,秦始皇再次震怒,直接將一群儒生趕下泰山,然后征召民夫在山頂修筑祭壇,強行按照秦國祭祀上帝的禮儀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揚自己和大秦的功德。
巡游之初想的很美,但實際上從出發之后樣樣不順。
這就是秦始皇此次巡游的結果。
其結果就是一肚子的怨氣無法發泄,但卻又不敢發泄。
因為按照陳旭的說法,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凡間帝王奢求長生乃是本末倒置,乃是逆天之舉,他一路經歷的坎坷風雨都是上天對他自己的懲罰。
而且經歷泰山封禪之后,他也感覺到非常的無助和頹廢。
自己貴為大秦帝王,但這些當地有名望的儒生名士竟然都沒有起碼的尊重,許多人直言皇上要尊周禮、廢苛法、施仁德,這樣才有資格效仿三皇五帝封禪泰山,這樣大秦才能得到天地的承認,不然天下儒生都不會支持皇帝封禪泰山,自然也不會寫歌功頌德的好話來拍皇帝馬屁。
儒生,都是有節操的,絕不背叛自己的信仰,而且要臉。
于是,秦始皇對一群儒生恨的牙癢癢,但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