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水的水壺就不說了,就是普通的陶器水罐,而茶具則是從清河鎮專門帶來的瓷器,一個精致的茶壺和幾個精致的茶杯,這些瓷器和后世見到的瓷器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蒙毅一雙眼睛落在兩個泡茶的少女身上從上到下嗖嗖打量,然后眼神直勾勾盯在跪坐在茶案前面那個少女散開的裙擺中**的雪白大腿上有些挪不開了。
咳咳!
陳旭故意咳嗽幾聲,蒙毅回過神來,就在陳旭以為蒙毅會臉紅或者尷尬啥的表情,沒想到卻決然想錯了,只見蒙毅臉色欣喜的指著泡茶的少女說:“清河侯,把這個茶娘送與老夫可好?我府上剛好缺一個會泡茶的茶娘!”
我靠,陳旭身體一歪差點兒一頭杵到地上,盯著蒙毅看了一眼說:“大人是認真的?”
“自然是認真的,你這小茶娘嬌俏貌美,老夫很喜歡,不過清河侯府放心,我府上仆娘也不少,到時候也送清河侯幾個……”
陳旭臉皮抽抽的停不下來。
這個時代的人難道都這么不要臉么?
你都這么一大把年紀了,別人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恐怕要回去泡茶是假,糟蹋是真。
但在這個時代,豪門貴族之間互相贈送姬妾都是司空見慣的事,至于仆女身份更低,隨意打殺都沒人管,更別說送人了,因此蒙毅對于張口向陳旭要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仆并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而老男人喜歡小蘿莉這種事亙古就有,兩千年后還有,只不過沒有這么明目張膽而已。
宋朝大詩人蘇軾三十七歲的時候在西湖畔遇見了年僅十二歲的歌妓王朝云,一見之下蘿莉控大叔一下喜歡的挪不開眼睛,為其寫下千古佳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大詩人果然不是蓋的,一首詩不行就再一首詞: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田涯何處無芳草?
在大詩人連連無恥的勾引下,小朝云終于還是跟著蘇先生跑了,開始了陪吃陪睡陪嘮嗑的三陪人生,而且一直到死,王朝云都陪伴在蘇軾身邊,而蘇軾在王朝云病死之后再也不愿提及自己的那首《蝶戀花》。
這段大叔愛上小蘿莉的故事后世傳頌為千古佳話,之所以沒有人詬病,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兩人的愛情是建立在兩廂情愿的基礎上的,有詩為證,至死不渝。
而唐朝同樣還有一個喜歡小蘿莉的超級大叔名叫杜牧。
三十三歲那年杜牧到湖州游玩,結果遇上一個才十歲的小姑涼,一見之下喜歡的不得了,但當時可能是覺得小姑娘的確太小了,糟蹋了要遭雷劈,因此就給了小姑娘的母親一大筆錢,并且約好說自己過十年就會來湖州當大官,到時候就迎娶小姑娘。
結果李大爺官路不暢,一直等了十四年才當上湖州刺史,其時年逾四十七,不過他依然記得當初的約定,依然記得那個光著腳丫提著裙擺巧笑倩兮的小蘿莉,不過等他去找到那個小姑娘的時候,才知道小姑娘守約十年等不到來娶自己的大爺,三年前已經嫁人,并且還生下兩個孩子,當年的小蘿莉已經成了他人婦,李大爺傷心之余感慨無盡,寫下一首《嘆花》詩: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嘆息完畢,李大爺傷心而去。
這個大叔愛上小蘿莉的故事,同樣是一段傳送千古的優美故事。
流不完的春江水,訴不盡的相思意,但一切愛戀也抵不過時間的流逝,再相見時早已物是人非,最后只能空余無限哀婉和嘆息。
但眼下這個半蠻荒時代的油膩大叔愛上了陳旭培養的小蘿莉,不說寫詩了,特么的連錢都不愿意花,開口就直接討要,簡直節操掉一地,而且是一點兒下限都沒有。
送,是不可能的。
但不送,又不符合眼下的習俗。
陳旭很傷心也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