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這份大秦都市報散朝之后帶回去慢慢觀看,清河侯是不是還有話要說?”秦始皇轉頭看著陳旭。
陳旭站起來點點頭說:“是的陛下,報紙內容包羅萬象,實乃消遣娛樂的一件良物,但因為報紙上可以登載的內容太多太寬泛,臣建議制定一道律法加以約束,和錢莊一樣,不允許民間私自出版報紙,免得被心懷不軌者利用!”
“陛下,清河侯所言有理,報紙內容生動有趣,既有時事又有趣聞,還有詩詞歌賦和百家言論,如果散發出去必然會很快風靡天下,如今百家方士皆都理念不一,民間也因此擾亂不堪,臣也覺得要制定一條律法加以約束,不能讓人刻印各派言論大肆散發。”李斯將手里的報紙疊好之后拱手行禮說。
“左相所說有理,臣等附議!”李斯身后一大票人站出來頂貼。
“陛下,臣不同意李相之言,百家傳承日久,只是理念不一而已,如若禁言,豈非絕百家之口乎?”一個大夫站出來說。
“不錯,李相可以推法令,但不可絕天下言論,清河侯既然設置了百家言論之篇,自然諸子百家的門徒皆可登載各自的言論暢所欲言,難道李相欲絕諸子百家傳承乎?”瞬間就有七八個心思敏銳的官員跟著跳出來為了言論自由大聲疾呼,其中還有好幾個三省六部的大官。
陳旭臉皮抽抽了幾下。
李斯雖然權傾朝野,但在朝堂之上的確不受人待見,許多大臣直接就在朝堂之上開懟表示自己的不滿。
而且這個反對的團體和聲音還不小,其中竟然還包括內史令齊宕和和戶部令高騰,這二人以前可都是九卿職位,在朝堂之上各自都有不小的勢力。
“哼,百家門徒皆都是無所事事之輩,在各地開館授徒傳播各自理論,皆都胡言亂語禍亂我大秦,諸位看看那些整日混跡于曲園雜舍的方士,夸夸其談只會造成民心混亂,與國與民皆都無益,陛下,臣建議出臺更嚴苛律法,約束諸生言論!”
李斯冷哼一聲表達自己的不滿,對秦始皇深深鞠躬后接著說:“自大周始,隨著諸子門徒的日漸興盛,諸侯爭斗也越發頻繁,皆都是因為百家方士游走于諸侯之間宣揚各自為政的理念,從不顧萬民死活,無論是先前的楊朱,還是后來的儒墨,皆都如此,我大秦之所以強盛而掃滅六國,皆都是因為律法森嚴,所以律法才是強國之道,因此陛下萬不可因噎廢食舍本逐末,如今天下一統,臣覺得有必要廢止百家言論,如果任憑百家門徒如此猖獗發展,天長日久我大秦必亂。因此臣有一奏!希望陛下發下諭令,焚燒與民生無關之詩書,焚燒百家傳承的文字書籍,從此以后絕百家言論,獨尊法術,只有這樣我大秦才會江山穩固傳承萬代。”
我靠~本來看著一群大臣打嘴仗的陳旭還聽的津津有味,突然被李斯最后幾句話嚇的打了個擺子。
尼瑪今日一張報紙出來,沒想到竟然提前幾年把李斯的焚書想法勾引出來,如若此事真的被秦始皇采納,估計連帶自己也會被后世罵上幾千年,畢竟這件事是自己引出來的。
就在陳旭準備張嘴反駁之時,方才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李斯的大夫用手里的笏板指著李斯破口大罵:“李斯,你區區一介小吏出身,三代之上尤為無名無姓之輩,如今位居高堂便行如此惡毒之事,你身為楚人卻助秦滅楚,是為不忠,你自小拋棄父母離家求學,數十載不曾回家侍奉雙親是為不孝,毒殺師兄韓非是不仁,熟讀先賢詩書經義卻欲焚毀之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有何臉面位居中書省左相之職,某淳于越身為儒家門徒,焉能容忍你這種毒夫,今日某要與你同歸于盡!”
淳于越說到最后,咆哮著舞動著手里的笏板向李斯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