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等幾個人鼻青臉腫的消停下來,剛剛送到的三十份報紙早已售賣一空,買到報紙的喜笑顏開的擠出人群,同時還帶走了一群同伴共同研究去了,而沒有買到的再次涌上來填補了占位的空缺,想擠進去簡直不可能。
幾個打架的方士此時腸子都悔青了,互相橫眉冷目的冷哼幾聲之后再次開始排隊,而同樣沒有買到報紙的人也只能繼續度過一個時辰的漫長煎熬和等待。
雖然銷售的報紙先后加起來也不到兩千份,但這兩千份報紙已經迅速攪動整個咸陽,無數方家術士在等待購買,但還有無數買到報紙的人聚在一起傳閱觀看。
無論是首版要聞登載的要改革貨幣的消息,還是其他版面登載的各種內容,都引起了不同群體的極大興趣。
對于商人來說,改革錢幣和錢莊自然是最為關注的,因此討論的最多。
對于農家的方士來說,里面關于精耕細作和果樹嫁接的內容讓他們非常感興趣。
對于音樂愛好者來說,里面講述的樂理也和編配的歌曲自然興趣盎然。
對于醫道術士來說,幾種生活中常見的藥丸散劑的配方讓他們喜不自勝。
而對于儒家名家等熱衷于對抗法家希望散播自己執政理念的方士來說,百家言論中登載的兩篇荀況的文章自然會引起大范圍的熱議。
“荀況?不是左相李斯的師尊么?”
“然也!”
“但我觀荀況的文章,隆禮重法,講求道法自然,怎么會教出李斯這等只尊法術的敗類!”
“以前某對荀卿不了解,但看過這勸學篇,才發現此人不愧為大賢者!”
“不錯,荀卿雖言人性本惡,與孟子的言論大相徑庭,但卻尊孔子之禮,合老子之道,集管子之法,與李斯的理念差別甚大!如果用他的思想來治理國家,我等決計不會受到如此打壓。”
“李斯怕是學歪了!”
“某也如是想,要不然他這么多年幾乎從來就不傳播荀卿的書籍和言論,弟子不能傳播老師的思想,是為無德也!”
“但今日這份報紙上突然出現荀卿的文章,是要說明什么?”
“某猜測,清河侯這是對昨日朝堂焚書之事不滿,因此特地登載荀卿的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旦這份報紙通傳天下,李斯所作所為必被天下人詬病!”
“嗯,這兩篇文章明顯和昨日的報紙不同,某在齊內史家見過昨日的報紙,并沒有這兩篇……”
當咸陽的方家術士正為報紙之事攪得心緒不寧的時候,陳旭此時已經收拾停當坐著馬車去上朝去了。
本來按照他的想法,大秦都市報的首發應該往后再推幾天,而且印刷數量也需要積累到起碼萬份以上才會正式發行,但昨日李斯突然拋出焚書奏章,他也不得不提前將報紙祭出來,把百家門徒的眼光全都集中到報紙上,免得無所事事繼續游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