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野蠻的時代,實際上殺人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沒太大的心理負擔,下到販夫走卒,上到王侯公卿,從未有過人權這個概念,除開一些大賢之外,幾乎沒有人對生命有太多的敬畏,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若非秦律禁制斗毆,估計大街上一天到晚都有人打出腦漿子來,而秦律禁制斗毆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尊重生命,而是為了社會穩定,不讓人打架鬧事擾亂治安而已。
文武百官低聲交流,大殿之上嗡嗡不絕,很快大部分人都達成了統一觀點,一致認為挖個坑埋了比較合適,既省事又省力,還省糧食和腦漿子,因為一旦殺了,就再也不會有人為這件事頭痛了。
“諸位愛卿可否還有其他良策?”秦始皇臉上神色不動。
“陛下,這百萬降卒既無大用,留著又平白耗費糧食,不若依熊山侯之策,坑殺以絕后患!”馮去疾拱手道。
“臣等附議!”滿朝文武幾乎都呼呼啦啦站起來。
“那好,太史令擬旨!”秦始皇點頭,旁邊一個中年人文士立刻拿起毛筆。
本來草擬圣旨一直是中車府令的工作,但江珩因為趙柘之事被罷官入獄還在調查之中,而作為替皇帝掌控印把子的最親近的大臣,這個職位眼下還是空缺,而在江珩之前是趙高,趙高在中車府令位置上一直當了近二十年,其中最有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趙高寫的一手非常漂亮的毛筆字。
秦始皇是一個很在乎面子的帝王,從他巡視全國到處勒石立碑宣揚自己的功德就可以看的出來,效仿三皇五帝封禪泰山,更是他試圖將自己的地位抬高到三皇五帝并列的地步,而所有這些地方勒石立碑,都是李斯書寫的,因為李斯的字也寫的非常好。
秦始皇自己從來不題字,估計是寫字很一般,這和后世的領導字寫得丑卻喜歡題字的愛好完全不一樣,從這里也看得出來,秦始皇的確是一個至真至性之人。
小篆就是李斯和趙高兩人一起合作改良的,所以這兩人也算是中國書法界的鼻祖人物。
因此中車府令位置空缺,秦始皇只好啟用當初一起參與改良秦篆的另一個書法大家太史令胡毋敬暫時幫忙,而平時很多諭令也都是太史令書寫之后皇帝過目,然后中車府令蓋章之后通傳下去的。
胡毋敬跪坐在旁邊的一張小案桌前面,打開一張空白帛書,添筆等候皇帝的命令。
而下面的文武大臣也都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輕松的神情,只要皇帝這坑殺令一出,百萬降卒轉瞬便會煙消云散,再也不用擔心這個隱患了。
至于提出建議的熊山侯屠睢,已經激動的微微有些打擺子了,良田五十傾,增食邑千戶,這都是大戰勝利才會得到的最高獎勵,眼下竟然如此輕松的就拿到了,不由得他不興奮。
“賞清河侯糧田五十頃,增食邑千戶!”
“啊?!”
朝文武頓時東倒西歪稀里嘩啦的差點兒歪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