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必然要有水管和水龍頭。
水管好說,竹管陶管鐵管就可以,眼下都不缺材料和制作方法,唯獨水龍頭還有點兒問題。
因為水龍頭算得上是一件精密設備了,要做到關閉后不漏水,就要求保證內部結構不能有絲毫的間隙,必須達到分子級別的閉合程度,這種精密程度對于眼下大秦工匠的鑄造工藝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此對于后世那種傳統的球閥水龍頭,陳旭是不抱有太大希望的,他眼下需要的就是一種最簡單的開關就行,因為水塔高度不會超過十米,水塔里面的水最多也就幾噸的樣子,產生的水壓并不算太大,只要簡單的防水措施就不會到處跑冒滴漏,因此對水龍頭的要求并不高。
不過就算這個并不高的設備,陳旭也還是并沒有太大的把握,畢竟這個操蛋的時代,很多事情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做好更難,就比如一個鋼珠軸承,設計了幾個月都沒有成功,因為對于套環和鋼珠的精密度要求太高了,一絲絲縫隙和間距的誤差都會導致無法使用,因此雖然做出來了大小不等的幾種軸承,外觀看起來也像模像樣,實際上還無法達到應用階段,在旋轉中很容易搖晃散架。
回到科學院之后,陳旭吩咐孫叔炅找來幾個善于機關的工匠,把自己的要求說了一遍,并且還畫了一個水龍頭的草圖說明了原理。
幾個工匠都或站或坐或揪胡子揪頭發的開始冥思苦想,許久之后一個須發灰白的老工匠說:“侯爺,要想用銅鐵鑄造您說的這個水龍頭肯定不容易,因為銅鐵太硬了,只要有絲毫的縫隙就會漏水,不過屬下以前制作過一種溝渠的水閘,是用木石構成,我畫出來給您看看,如果可行的話將這個水閘改小許多,應該可以將水管的水擋住……”
“去拿粉筆和小黑板過來!”陳旭抬手吩咐,一個文吏趕緊去搬來一塊小黑板和一盒圓條狀的粉筆。
黑板簡單,就是打磨平整的木板上刷上黑色油漆就行了,粉筆是用石膏和一種很細的白色泥土混合制成的,這東西陳旭只是隨口提了一嘴,于是科學院很快就有工匠用石膏粉和一種白土做了出來,反復改良過幾次之后書寫起來基本上和后世的粉筆沒太大的差異,如今科學院和各個工坊已經開始普及使用了。
老工匠拿起粉筆,很快就在黑板上畫出來一副水閘的草圖。
“侯爺您看,您的圖紙是要求在水管中央安裝一個半球裝置,左右轉動半球起到開啟和閉合的作用,但因為半球不好鑄造,而且鑄造出來也不會和水管之間毫無空隙,自然密閉性不好,我以前設計的這種木閘結構簡單,一旦木閘合攏之后水渠滴水不漏,因此我覺得侯爺需要的這個水龍頭中間的半球閥門改成水閘就行了,侯爺您看這里……”
老工匠指著圖紙上水龍頭的中央,“我們只需要鑄造一個方形艙室,艙室兩邊是進出水通道,我把木閘設計好之后放進方形艙室之中,在閘門上設計一個可以上下搬動的把手,往上抬把手,閘刀抬起水自然就從下面流過去,壓下把手,閘刀落下水自然被截斷……”
“咦,你這個方法簡單!”陳旭一聽自然明白過來,結構并不復雜,比他的半球裝置要簡單多了。